117岁老人杨明运,从光绪23年活到2014年,没有子女却活过3个世纪( 二 )



定居山东 , 晚年四世同堂定居山东的日子里 , 杨明运和几个兄弟也先后结了婚 , 但可惜的是 , 几个兄弟当中 , 唯独杨明运没有留下子嗣 。 但对于他而言 , 他的侄子杨玉兴不是儿子 , 却胜似儿子 。
由于早年间家境贫寒 , 杨明运一家兄弟几人一直生活在一起 。 从杨玉兴小的时候 , 杨明运便开始照料他 , 到了读书的年龄 , 一家人经过商量以后认为 , 不能让孩子继续做文盲 , 于是 , 杨明运拿出自己的积蓄替侄子交了学费 。
杨玉兴生父早逝 , 后来一直由杨明运和妻子带大 , 正因如此 ,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 杨玉兴也算是杨明运的孩子 。
杨玉兴和杨明运老人在一起生活了多年 , 从感情上来讲 , 他也将杨明运当做了自己的父亲 , 等到了杨明运老后 , 他也自发承担起了为老人养老的责任 。

杨玉兴后来也生下了4个儿女 , 由于工作繁忙 , 这四个孩子也一直由杨明运帮着带的 , 虽然老人一生没有子女 , 但从来不乏孙辈带来的天伦之乐 。
杨明运的妻子在71岁时就因为疾病而去世 , 从那以后 , 几个孙子孙女便成为了他最大的心理寄托 。
老人一生不识字 , 但是明事理、晓人性 , 尤其注重几个孩子的品德 , 在他的教育之下 , 几个孩子均学业有成 , 有了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 。
杨明运老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四世同堂 , 随着几个孙子孙女先后参加工作 , 结婚生子 , 老人又多了4个曾孙曾孙女 。
此时的杨明运已经八九十岁 , 但是仍旧肩负起了带孩子的责任 , 由于故事讲得好 , 几个孩子们都十分喜欢跟着爷爷 , 每天晚上还要就“谁和爷爷睡得近”吵闹一番 , 这让老人颇为幸福 。
1997年 , 杨明运老人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大寿 。
这一天 , 为了给老人过寿 , 杨明运一家十几口人都聚到了一起 , 欢聚一堂 。

老人的百岁生日对于当地而言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 当时不但有市报记者赶到 , 甚至连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来到了现场 , 向老人送上祝福 。
杨明运老人来到烟台定居已经74年了 , 在这七十多年的时光中 , 他没有与一位邻居红过脸 , 在生活上 , 杨明运信奉的哲理便是“助人为乐” , “远亲不如近邻” , 几十年下来 , 几乎所有附近邻居家里都受过老人的帮助 ,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 他已然成为了社区内所有人的长辈 。
百年之后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 , 他留着一副白须 , 面色红润 , 乍一看与年画上的寿星无异 。
时光在老人的脸上留满了沧桑 , 但并未磨去快乐 , 无论对谁 , 他总是笑呵呵的 , 十分健谈 。
在谈起自己的长寿秘诀时 , 杨明运曾经坦然自己最大的秘密就是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 遇到什么事情都能看得开 , 心情舒畅了 , 身体自然也就好了 。

杨明运并非是没有任何遗憾的 , 在这百年时光里 , 他经历了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的先后去世 , 以及无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离去 。
转眼之间 , 自己已然是“那个时代”最后一个人了 , 这样的变化让老人也有过失落 。
但杨明运又是乐观的 , 在这百年时间里 , 他看着几个孩子长大 , 接着又是孙子 , 曾孙子……这种感觉十分奇妙 , 唯有上了年龄的老人才能真正体会 。
2014年溘然长逝 , 享年117岁杨明运老人的身体向来十分硬朗 , 百岁之后的他仍然行动自如 , 可以独自散步 , 晒晒太阳 , 平日里 , 就连感冒发烧也少有 。

然而人的身体终究是有极限的 , 对于如此年迈的老人而言 , 谁也无法保证不出任何意外 。
2004年 , 时年已经107岁的杨明运在一次散步的过程当中意外摔倒 , 再也无法起身 , 后来被人送往医院 , 查出了骨折 。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 他已经无法行走 , 只能依靠轮椅度日 。
这一次摔倒对于杨明运的内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向来自信的他 , 第一次有了一种自己寿限已至的感觉 。
但是 , 侄子杨玉兴和侄媳妇吕玉珍却并未放弃 , 杨明运受伤以后 , 两人便开始全程贴身服侍老人 , 经常会料理一些鱼肉 , 给老人来补充营养 。
老人一生最好的便是一口红烧肉 , 但由于晚年牙口不好 , 很难吃得动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侄子杨玉兴每次都会提前把肉炖好 , 等到下午开饭时 , 锅里的肉早已经软烂如果冻 , 每次杨明运都能吃得非常舒心 。
坐上轮椅之后 , 杨明运已经无法独自外出散步了 , 为了能够给老人改善生活 , 杨玉兴几乎每天都要抽出几小时 , 带着老人到外面散散步 , 晒晒太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