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文华丨数藏圈】回顾2022(三):行业自律,拐点到来


【甘文文华丨数藏圈】回顾2022(三):行业自律,拐点到来


文章图片


【甘文文华丨数藏圈】回顾2022(三):行业自律,拐点到来


文章图片


(潮落)6-9月:行业自律、腾讯离场、数字藏品拐点到来
6月后 , 为规避乱象 , 行业自律扎堆 ,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推出数字藏品规范或倡议 。
6月30日 , 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下 , 百度、腾讯、蚂蚁、京东等近30家机构联合在京发起《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 , 明确要求反对数字藏品二次交易和炒作、提高准入标准 。

【【甘文文华丨数藏圈】回顾2022(三):行业自律,拐点到来】微信也于同一时间发布新规 , 账号涉及虚拟货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内容 , 一经发现 , 微信公众平台将根据违规严重程度 , 对违规公众账号予以责令限期整改及限制账号部分功能直至永久封号的处理 , 账号提供与数字藏品二级交易相关的服务或内容的 , 也按本条规范进行处理 。
回顾市场 , 数字藏品市场在6月迎来拐点 。

随着平台数量不断激增 , 市场上藏品总数也随之不断增加 , 在用户增速下降的现状下 , 市场供需关系重构 , 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 数字藏品陷入存量竞争 , 流动性开始逐渐降低 。
头部平台诸如鲸探发售频次加速 , 腰部平台藏品滞销 , 而由于炒作备受追捧的二级市场 , 龙头平台舆情不断 , 数字藏品价格去泡沫程度走高 。 多家龙头平台深陷舆论漩涡 , 无故锁仓、虚假宣传、内部操控、价格做庄 , 频频爆出跑路传闻 , 部分热门藏品跌价超80% 。

在市场下行周期中 , 平台仍在日益增多 , 高峰时超过2000家 , 竞争呈现白热化趋势 。 用户逐步以发行平台评级为核心购买标准 , IP背景、权益规划、持续运营成为数藏在平台可销售的必备条件 , 流量向大平台不断集中 , 中小平台逐步开始清退 。
为刺激新用户加入 , 新兴平台发售愈加关注宣传与玩法 , 除了IP赋能外 , 合成、产权、白名单、空投等玩法多样性不断增强 。
7月 , 市场爆出重磅消息 , 界面新闻曝出腾讯正计划裁撤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 , 尽管后续幻核回应称一切正常 , 仍引起市场震荡 。 8月16日 , 数藏平台幻核发布公告 , 宣布基于核心战略考量做出的业务调整 , 正式停止数字藏品发行 , 进行全面清退 。
尽管由于消息偷跑以及可全额退款等公关手段 , 幻核并未遭用户诟病 , 但从深层次而言 , 腾讯幻核的裁撤重创数字藏品 , 作为占据战略先机与监管嗅觉的互联网巨头 , 其退出引发数字藏品实用性与价值性的双重迷思 , 也宣告数字藏品市场正式迈入寒冬期 。

寒冬期一直从7月延续至9月 , 其中上线的数藏平台诸如央数藏(YSC)、光明数藏等多以国有背景或大型企业主导 , 而已有平台正积极创新玩法自救 , 实体权益附加与增加消费流通成为趋势 。
例如鲸探推出上线实物定制功能 , 用户可将拥有的数字藏品付费定制为T恤或装饰画 , 百度推出可跨链数字藏品 。 尽管其中仍不乏利好 , 例如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设立数字资产板块 , 整体仍难掩市场低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