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宇宙学上有个人择理论 , 大意是人类选择了这个宇宙 , 而不是这个宇宙选择诞生人类 。
相信这个理论的科学家们认为 , 由于人类诞生且存在的各种条件都太苛刻了 , 比如要合适的恒星和行星 , 比如要又液态水和氧气 , 比如行星和恒星要有合适的距离 , 比如核聚变质能转化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 否则恒星会过早消亡或者根本无法诞生 。
以上种种条件 , 包括很多存在但懒得写的条件 , 但凡缺一个人类就不会存在 , 所以不是宇宙选择了人类 , 而是只有这样的宇宙才能诞生人类 , 这样一个处处都为了人类能存在而设定宇宙规律的宇宙 , 才能诞生这套宇宙规律下的人类 。
但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何人类诞生在了宇宙中 , 为何宇宙中有很多规律有着十分具体的数值(比如每秒30万公里的真空光速) , 为何人类的物理学总是和宇宙的实际情况对不上号 ,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真相又是什么?
以上这些能被归纳为终极问题的问题 , 其实都能用一个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答案解决 , 那就是我们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 互联网还没有全球大规模普及的时候 , 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就是跟黑洞有关的那位)就提出了宇宙的本质是数学 , 一切物质本质上都是信息量不同的信息 , 还喊出了万物源于比特的口号 。
除了物理学家外 , 哲学家们也认为人类生活在高级文明的模拟中 , 只不过他们无法确定这是一场针对所有人类的模拟 , 还是针对某一个人的模拟 , 其他的所有人类都是虚拟出来的数据体 , 这种类似于黑客帝国的想法在后来随着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完善 , 开始被计算机科学家们认真思考了起来 。
假设一架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够强 , 那么它是有可能模拟出一个足够真实的世界的 , 或是模拟出一个现阶段人类找不到破绽的虚拟世界 。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 , 模拟这个虚拟世界的量子计算机或者高级智慧文明 , 一定还是按照他们所熟悉的宇宙和自然规律数值进行模拟 , 也就是说模拟的是他们所看到的现实 , 而不是完全虚构的凭空捏造的虚拟世界 。
和目前人类计算机科学中最小的单位是比特一样 , 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认为我们的宇宙的最小的单位是基本粒子们 , 它们组成的一系列信息和物质组成了我们看到的宇宙 , 正如计算机中无数比特的0和1组成的网络世界 。
和游戏中玩家需要到达地图边界或者进行各种逆天操作才能找到或者触发游戏世界的BUG类似 , 物理学家认为如果我们的宇宙真是虚拟的 , 那么人类想要找到BUG或者说破绽 , 就得逼近现有宇宙规律的极限才行 。
如果我们能以光速在宇宙中前进 , 那么看到的景象绝对要比低光速状态下看到的要多 , 找到虚拟宇宙证据的概率也会更大 。
除了逼近宇宙规律外还有一种办法能检验宇宙是否是虚拟的 , 那就是等到未来某一天人类能够制造模拟虚拟世界的量子计算机后 , 用它模拟人类目前所在的这个宇宙 , 并且要尽可能的真实模拟 , 数据量和算力越大越好 。
这样一来由于人类所处的宇宙本身就是模拟出来的 , 不论是数据量还是算力都不可能是无限大的 , 所以人类的量子计算机模拟的宇宙本质上是占用了人类所处的虚拟宇宙的算力 , 层层消耗下来人类所在的宇宙势必会算力不足 , 进而出现各种BUG 。
【万物皆是信息,人类存在的这个宇宙,可能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想让这种BUG更多的话 , 我们还可以让模拟出的宇宙里的那些文明也模拟宇宙 , 创造高度拟真的虚拟世界 , 这样一来也许只需要一瞬间 , 生成人类所在的这个虚拟世界的量子计算机就会出现破绽 。
推荐阅读
- 宇宙膨胀,星系相互远离,银河系和仙女座为何还相撞?
- 宇宙经历从大膨胀到大收缩的“相变”
- 亚里士多德错误的地心说,权威性何以延续近两千年?
- 宇宙是一种很大的无形无相的东西,宇宙中各种天体相互碰撞产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运行着
- 世界上有那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 生命“诺亚方舟”驶向早期宇宙之海
- 参宿四爆炸后将毁灭地球?其实并不会!只是多了个月亮而已
- 是什么控制着人类的念头难以自拔,解锁二阶基因锁有望突破?
- 新冠2个新动态:最强变种XBB传入上海,病毒或损伤大脑致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