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安科普:分子诊断技术在免疫抑制剂使用上的应用


达安科普:分子诊断技术在免疫抑制剂使用上的应用


文章图片


达安科普:分子诊断技术在免疫抑制剂使用上的应用


【达安科普:分子诊断技术在免疫抑制剂使用上的应用】分子诊断技术除了可以用于病原体的筛查外 , 在肿瘤个性化及药物基因组学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分子诊断技术在练车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 。
器官移植是迄今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理想的手段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提高移植物和受者长期存活率的重要保障 , 大部分移植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 。
他克莫司(Tacrolimus) , 又称为FK506 , 作为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的一线用药 , 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 被广泛应用于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等各种器官移植术后的抗排斥治疗 , 也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病和血液系统疾病 。 但由于其治疗窗口窄 , 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敏感度及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大 , 给予同样剂量的他克莫司会出现不同的血药浓度 , 从而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及高血糖等不良反应 。

他克莫司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进行代谢 , 其血药浓度与细胞色素P450(CYP)3A酶系的活性高度相关 。 多数研究表明 , CYP3A5的基因多态性与和他克莫司的代谢存在较强相关性 。 CYP3A5编码基因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 , 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是第3内含子内22893位存在6986 A>G的突变( rs776746) , 该位点的突变使得mRNA剪切位点发生改变 , 导致CYP3A5蛋白表达受阻 , 酶活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代谢速率 。 根据CYP3A5*3的表型不同 , 可将人群分为快代谢型(*1/*1)、中代谢型(*1/*3)及慢代谢型(*3/*3) 。 CYP3A5*1/*1和*1/*3型的患者拟获得相似的血药浓度需要比CYP3A5*3/*3型患者服用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 。
由于CYP3A5的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具有显著影响 , 国内外均发布了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他克莫司用药指南 。
CYP3A5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是使用分子诊断技术通过检测人全血基因组DNA中CYP3A5基因c.6986A>G位点多态性 , 可以区分不同的代谢类型 , 更精准预测给药剂量 , 提高他克莫司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为他克莫司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2022年7月27日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 , 其中提到: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等 , 识别用药风险 , 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 优化药物品种选择 , 精准确定用药剂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