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没有驯化斑马当坐骑?脾气暴躁又“神经质”,谁敢骑?


人类为何没有驯化斑马当坐骑?脾气暴躁又“神经质”,谁敢骑?


文章图片


人类为何没有驯化斑马当坐骑?脾气暴躁又“神经质”,谁敢骑?


文章图片


人类为何没有驯化斑马当坐骑?脾气暴躁又“神经质”,谁敢骑?


文章图片


人类为何没有驯化斑马当坐骑?脾气暴躁又“神经质”,谁敢骑?


文章图片


人类为何没有驯化斑马当坐骑?脾气暴躁又“神经质”,谁敢骑?


想要骑斑马?那是你没见过斑马有多狂野 。 曾经新西兰举办过一场骑斑马比赛 , 当比赛开始 , 斑马迅速冲出围栏 , 有的骑手被斑马带出了赛道 , 有的骑手被斑马摔在地上 , 有的原地转圈就是不往前走 , 场面完全不忍直视 。

19世纪 , 欧洲的殖民者发现带来的马匹无法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和疫症 , 为了解决出行问题 , 他们曾经试图驯服斑马代替马用于骑乘和拉车 , 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

即便是到现在为止 , 一共不超过20匹斑马被人类驯服 , 至于能否安全的骑乘 , 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 。

关于斑马斑马是由四百万年前的原马进化出来的 , 也是非洲独有的一种动物 。 斑马共分为三个物种 , 分别是平原斑马、山斑马和细纹斑马 。
从正面或侧面看的话 , 普通人很难区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斑马 , 想要区分它们, 就要从后面看斑马屁股上的条纹 。
细条浓密的是细纹斑马 , 黑色细条纹横道的是平原斑马 , 黑色大粗线条的是山斑马 。

说到条纹 , 有人好奇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条纹到底有什么用?

在过去的150多年里 , 关于斑马条纹之谜的假说有将近二十个 。 几个最普遍的说法是 , 条纹可以帮助斑马在自然界中起到伪装的作用;也有的说黑白相间的条纹能够帮助斑马在炎热的环境中降温;还有的说这种独特的纹理有社交能力 , 让斑马在野外认出同类 。

但是这些假设都被一一推翻了 。 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蒂姆·卡罗教授提出一种假说 , 斑马身上的条纹最大的作用是驱虫 。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 , 卡罗教授和他的团队同时对一匹纯色马和一匹斑马近距离观察 , 并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周围的马蝇 。
科研人员一帧一帧的对录像进行分析后发现 , 马蝇在纯色马的周围盘旋飞舞 , 然后稳稳的落在马身上 , 短的能停留10秒 , 最长的能停20分钟 。
斑马就不一样了 , 马蝇仿佛没有看到斑马一样 , 没有任何减速的迹象 , 要么直接飞过了它们 , 要么直接撞在斑马的身上 。 就像是路人走路不注意 , 不小心撞到玻璃上一样 。

由此可以看出 , 斑马身上的条纹对蚊虫有一种迷惑作用 , 让蚊虫远离斑马 。

非洲人为什么不骑斑马?前文说过 , 人类驯服的斑马总共不超过20只 , 而非洲人之所以不骑斑马 ,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第一、斑马生性胆小
能够在非洲大陆生活的动物 , 没有一个“善茬” , 在狮子、鬣狗、非洲豹等众多食肉动物的统治下 , 那些被捕食的食草动物 , 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 , 斑马自然也不例外 。
常年和这些食肉动物打交道 , 斑马的警惕性非常强 , 要是稍不注意就会变成对方的午餐 , 这让斑马变得有些“神经质” , 有点风吹草动撒丫子就跑 。 这对斑马来说是逃生 , 但对骑斑马的人来说 , 可能会耽误大事 。

试想一下 , 如果是行军打仗 , 旁边的士兵突然咳嗽一下 , 吓得一旁的斑马突然策马狂奔 , 连锁反应下说不定直接让一队斑马骑兵炸了锅 , 到时候还怎么打仗 。

所以说 , 斑马对外界的刺激有着过度的警觉性 , 有点动静就逃跑 , 根本不适合骑乘 。
第二、斑马野性太大 , 脾气暴躁
在非洲草原这种弱肉强食的地方 , 斑马难免会沾上点“混社会”的暴脾气 , 说白了就是野性太大 , 十分具有攻击性 。
2019年 , 一名21岁的女游客在河南新乡动物园 , 被一只斑马咬断了中指 。 这名女游客被紧急送往医院 , 园内的多名工作人员紧急寻找被斑马咬掉的断指 , 可是一直都没找到 , 断指极有可能被斑马吞了下去 。

别看斑马是吃草的 , 它咬人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 兔子是被逼急了咬人 , 斑马是看心情咬人 , 说咬就咬 , 咬到了还不松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