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近来在自己的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再三发文痛批张文宏 , 可谓是火力全开 , 毫不留情 。
起因也很简单 , 12月17日张文宏在2022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上说:“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 , 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 。 ”
原本这番话能让许多人感到安心 , 但饶毅认为 , 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 , 甚至是谣言 , 因为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断定疫情走向 , 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疫情永远伴随人类、一年三次、每次轻重没有规律地摇摆 。
原本是“饶议科学” , 但这场反驳逐渐走偏 , 从“议科学”变成了一种站队 , 这恰恰是饶毅专家对科学本身的最大蔑视 。
饶毅奚落张文宏这是“科学不足 , 又不肯承认 , 而经常说错话” , 还说张文宏“个人的科学训练和科学前沿敏感性不够而不知道”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 , 搞科学还需要“科学前沿敏感性”了 。
原本这场“论战”只是饶毅单方面的发难 , 张文宏并没有回应 , 但在两天后 , 饶毅更进一步将打击面扩大到了张文宏的支持者们 , 映射、挖苦张文宏缺乏专业水准 , 所说的话不过是为公众提供了一出几年不衰的心理按摩活报剧 。
饶毅的这一番攻击性极强的言论 , 让许多人感到诧异甚至是震惊 , 这就好比科学分歧是常有的事情 , 但肯定不至于以人身攻击 。
饶毅痛批张文宏的背后 , 可能恰恰并不是针对科学的就事论事 , 而是对站队不同的一种观点派别之间的争论 , 最后发展到了人身攻击 。
饶毅一直以来主张封控 , 众所周知 , 早在疫情初期 , 张文宏就曾说过群体免疫是最终必然要走的道路 , 作为一位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 张文宏医生可谓是真正做到了这三年来始终言行如一 。
在疫情初期 , 张文宏医生的很多观点都和主流不那么一致 , 这也导致他在初期承受了许多的非议 , 但三年后的今天 , 结果告诉我们张文宏医生所说的并没有错 , 我们依然走到了相同的道路上 , 走到了开放的道路上 。
也是张文宏率先说出疫情防控要统筹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这一论点 , 作为一个医学专家 , 同样还关注人们的衣食住行收入情况 , 这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 , 当然是难能可贵的 。
只因张文宏 , 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 , 但又不得不正视的一件事 , 那就是随着疫情的封控 , 很多人已经揭不开锅了 。
而饶毅对张文宏的批评 , 既没有科学上的数据反驳论证 , 也没有医学专业的相同案例驳回 , 仅仅像是为了反驳而反驳 , 就像一个孩子骂街一样 , 对张文宏医生明嘲暗讽 , 这实在是有失专家风度 , 有失学者风度 , 斯文扫地 。
当专家们开始集体反智 , 过去三年来的一些专家的声音似乎在12月七号后集体失了声 , 唯有张文宏的声音穿透了历史 , 穿透了时间 , 在三年后的今天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 , 我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点 。
张文宏说 , 我们即将走出疫情已成既定事实 , 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 。
在我看来这的确是趋势 , 三年以来全球各地陆续都走出了疫情 , 这的确是既定事实 , 哪怕是纵观人类历史 , 在疫情最厉害的黑死病时期 , 也不过是几年时间的肆虐 , 时间再长 , 疫情总会消失不见的 。
但到了饶毅的嘴里 , 就变成了疫情不可能永远脱离人类 , 这当然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史诗级神理解 。
我想 , 饶毅对疫情的判断和全球各国对疫情的判断完全是两个标准 , 两个概念 。
如果饶毅指的是病毒彻底消失 , 那当然是做不到的 , 纵观人类历史 , 还没有谁谁是彻底能够消灭病毒的 , 这当然是做不到的 。
但我们不能因为做不到消灭病毒 , 就永远封控下去吧?我们不能因为病毒一直存在 , 就永远防范下去吧?
也许饶毅很难体会普通民众的生活艰难 , 也无法体会当病毒的致死率和重症率都下降之后 , 还有什么理由不放开 , 但如果我们对病毒不是抱着共存 , 而是抱着你死我活的对抗心理 , 那我们人类可能永远也走不出家门 , 只能永远躲在温室里“取暖” 。
因为这个世界上病毒实在是太多了 , 比人类的数量多得多 , 如果说在宏观层面统治地球的是我们人类 , 那么在微观层面 , 可能就是病毒统治的世界 。
推荐阅读
- 一个科学家不敢透漏的发现“贾尼别科夫效应”,蕴含了地球毁灭的秘密?
- AI智能跑道是如何为体育赋能的?
- 冲击季后赛!美媒:3换1交易曝光,巴特勒得到帮手,黄蜂不亏
-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能在万丈崖壁上挥毫泼墨,好似银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静山林中蜿蜒流淌
- 懒猴:世界上唯一有毒的猴子,学习眼镜蛇喷射毒液,却是保护自己
- 一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距离地球40万亿公里,有可能存在生命
- 若地球氧气含量翻倍会发生什么?蜻蜓都能轻易举起我们
- 深层解读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矛盾”,大统一理论何时出现?
- 张珊珊,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