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曲折的情节中 , 有一句台词被两次重复——奈蒂莉用刀划伤蜘蛛 , 说“用我的儿子换你的儿子” , 以蜘蛛作为人质逼夸里奇交出琪莉 。 夸里奇在这个时刻 , 产生了一种临时的微妙情感:作为一个克隆人 , 他没有任何情感 , 也根本不认同自己的“父亲”身份 , 但在最关键的时刻 , 他放下了刀 , 确认了蜘蛛与他之间的“父子”关系 , 以及这种关系所带来的责任与义务 。 这一转折是石破天惊式的 , 它意味着AI、人工智能、克隆等一系列科学手段最终的伦理走向 , 仍然是服从人类规则的 。 而且这种服从不是输入指令式的 , 是自觉的 , 是由新的智慧生命体的自我意识决定的 。
在稍后的剧情中 , 编剧又温暖地回应了这一“觉醒” 。 当蜘蛛重回大家庭 , 将头埋入养父杰克的怀中时 , 杰克也同样说了一句:“用我的儿子换你的儿子”——此时这种话的意思已经是:杰克自己的大儿子内特亚已经死于夸里奇引发的战火之下 , 现在蜘蛛选择重新回到这个家庭 , 是他在心灵成年之后再一次真正选择成为杰克的儿子 , 所以杰克虽然失去了一个儿子 , 但又得到了一个儿子 。 这种精神层面的双向认同 , 可以说弥补了蜘蛛之前所有的青春期困惑与伤痛 。
这种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认同 , 还在整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 , 比如洛阿克和被族群误会并驱赶的图鲲帕亚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 为剧中最关键的大战斗场面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 洛阿克在梅特卡伊纳族首领的儿子们故意带他去不能去的远海而受到父亲责备时 , 主动承担了责任 , 说是他自己坚持要去的 。 当那几个心有愧意的孩子追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时 , 他说:“因为我知道让父母大失所望是什么滋味 。 ”这一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情 , 为他们后续的完全和解 , 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
抵达人 , 抵达哲学
可以说 , 《阿凡达:水之道》的戏剧核心 , 正是基于这几位青少年面对新环境的融入障碍、心理困境、自我认同和相互和解 , 抵达了更深远的精神世界和哲学层面 。 影片中另外一位美丽的少女齐雷亚是梅特卡伊纳族首领的女儿 , 也是带领其他少年走向更宽广精神世界的女性 。 她温柔善良 , 教会其他孩子水下活动的呼吸方法 , 并传递“水连接世间万物 , 从生到死 , 从黑暗到光明”的哲学观 。
而这里的“水” , 也可以翻译成“爱” , 阿凡达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新生少年和芸芸众生们 , 用爱连接世间万物 , 从生到死 , 从黑暗到光明 , 也用爱真正践行了“家人是我们的软肋 , 也是我们的盔甲” 。 还有什么能比在商业大片里看到这种真诚温暖的爱之光更感人呢?
光念叨《阿凡达2》特效多牛、花了多少钱、赚了多少票房 , 而不去感受这部作品深层的精神力量 , 无异于“入宝山而空手回” 。 或者说 , 这部作品真正的好 , 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好 , 或是商业上的成功回本 。 它带给创作者与观众的核心思考应该是:好的艺术作品 , 最终还是要关心人 , 说人话 。
推荐阅读
- 今日词条——北极蛤:活了500多岁,却死于科学家之手
- 人脑的奥秘:人没了头到底还能活多久?记忆可以被人随意修改?
- 模型显示,狗狗的尾巴不具备运动辅助功能
- 地核内部约6000℃,温度比太阳表面还高,为什么没有把地球熔化掉?
- 四川某二手车市场数十人斗殴,多人受伤倒地,场面一片混乱!
- 休斯顿飞天蝙蝠纷纷落、佛州无边蜥蜴瓢泼而下,都是极冻天惹的祸
- 海洋未解之谜,海底的怪声是什么生物的
-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神经科学家揭秘行走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好处
- 300多选1!中国月球基地:“月球房”建在火山区,难道不怕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