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后被挤爆的火葬场?殡仪馆工作的小伙子:网上传闻不真实( 二 )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会引发眼部疾病 。 这对于眼睛本来就不好的我来讲 , 又是一个令人心惊的坏消息 。

03虽然已经回到家乡 , 但我依然密切关注上海的疫情状况 。
代号“鹰头狮”的新毒株XBB , 被称为欧美头号毒株 , 已经登陆上海杭州等地 , 明尼苏达大学的传染专家说 , 全球目前最糟糕的变种就是XBB 。
我们要面临新一轮严峻考验了 , 第一波侥幸没阳的也在劫难逃 。 已经感染过奥密克戎的 , 大概率还会经历二次感染 。
不能否认疫情是面照妖镜 , 照出了各路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 特殊时期真有不少唯恐天下不乱造谣生事的 。
但也必须承认 , 新冠是种变幻莫测的病毒 , 其对身体的打击是全方位的 , 感染以后的重症 , 也不像专家初期想象的那么乐观 。

美国自宣布放开至今死亡人数在100万左右 , 而且是全民疫苗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 我国人口基数大 , 人口老龄化严重 , 疫苗接种率也不够......
在狡诈凶残的病毒一波又一波攻击下 , 不知会有怎样的结局 。
昨天我发了条朋友圈 , 感慨这次疫情对于所有人都是巨大考验 , 上海的朋友在下面的评论令我唏嘘:
“上海这次不知要送走多少有基础病的老人 , 我小时住的村庄已经走不少了 , 目前上海各大火葬场都忙不过来 , 简直是现实版《生化危机2023》 。 ”

朋友比较伤感 , 但相较于大城市的风声鹤唳 , 小地方和农村似乎更淡然 。
邻居老夫妻乐呵呵的 , 始终不承认自己阳了 , 说就是感冒咳嗽 , 哪年都会这样 , 并且一再强调 , 自己身体好着呢 。
住在农村的姑奶奶也在电话里告诉我 , 自己发烧了 , 浑身乏力 , 村医打了屁股针就好了 。 至于不断有老人过世 , 85岁的姑奶奶看得很开:
“生死有命 , 哪个冬天不死人?老天要收人 , 你能躲的过去?”
姑奶奶的通透睿智让我豁然开朗 。 要想健康长寿 , 确实应该少点抱怨和悲观 , 多点积极向上 。

04从宣布放开到现在 , 很多人在埋怨 。 有怨气可以理解 , 但我们也要换位思考 , 国家放开是形势所逼 。
首先 , 病毒实在是清不了零了;然后 , 财政实在是消耗不起了;其次 , 80%的人已经不配合封控了......
两害相较取其轻 。
全面放开必然面临药物紧缺、医疗挤兑、流血死亡 。
当初嚷嚷着要放开的有些人 , 又紧盯着不断激增的死亡人数 , 他们完全看不到 , 国家三年以来的付出 。

关于起飞的殡葬业和被挤爆的火葬场 , 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 。
有位年轻小伙子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 , 他用视频记录的方式 , 真实地回应了大众 , 放开与死亡到底有多少关联这个问题 。
小伙子说网上传闻不真实 。

自己在殡仪馆有些年头了 , 根据工作经验 , 殡仪馆每年的夏冬季节都很忙 。
我国超过70岁的老人高达2亿 , 夏季和冬季是冷和热的两个极端 , 老人的基础病在这两个季节很容易被引发 , 季节性忙碌与感染关系不大 。
中国人向来讲究 , 火化也要挑好日子 , 所以好日子会格外忙碌 , 但不是好日子的时候就闲下来了 , 波动的数据说明不了问题 。
为什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焚化炉烧不过来 , 源于大城市人口基数大 , 殡仪馆的数量本来就有限 。

归根结底 , 网络上的传闻真真假假 , 我们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
既然选择了放开 , 就要承担放开带来的所有状况 , 更要不断调整生活习惯和心态 , 好状态好身体 , 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与其相互抱怨相互伤害 , 不如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
文章最后 , 再说一下哭灵 。
我真的很不喜欢哭灵 , 感觉那些职业哭灵者就是用一门技术混口饭吃 , 对逝去亲人真正的哭 , 应该发自内心 , 而不是成为一种表演 。
与其在亲人去世后花钱雇人彰显孝心 , 不如在他们生前给点好脸色 , 多点嘘寒问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