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我们对它是恨之入骨 , 但有时候却力不从心 , 原因在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 , 一代又一代 , 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 , 再到如今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 , 传染性越来越强 , 导致新冠疫苗对其抵抗力比较弱 , 保护能力随之下降 。
不管怎样 , 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 世界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 , 可谓煞费苦心 , 但令人遗憾的是 , 至今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
放开以后 , 一度时间里 , 美国辉瑞Paxlovid被视为“特效药” , 甚至被有些人追捧为“神药” , 各种广告如铺天盖地般充斥着整个网络 。
但结果如何 , 完全超乎所有人的预期 , 不仅仅是高昂的价格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 更是曾经被黄牛炒至5万元/盒 , 别看这么高昂的价格 , 如果你有心想买还不一定可以买的到 , 需要医院的各种证明 , 各种审批 。
最主要的是 , 不仅仅有副作用 , 而且对于40-65岁的人治疗效果甚微 。 人们不禁划了一个问号 , 2300元一盒的“特效药”究竟是否值得 。
正在人们不知所措的时候 , 清华大学传来好消息 。
清华团队发现一种纳米抗体 , 实验结果显示 , 其对奥密克戎XBB、BQ.1.1、BF.7等均保持活性 。
我们首先看一下这个XBB、BQ.1.1还有BF.7
BF.7 , 是我国现在主流流行毒株之一 , 传染性极强 , 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感染 。
BQ.1.1 , 曾经是美国主流流行毒株 , 传染力极强 。
XBB , 具有极其高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在美国上周的监测数据中显示 , 感染率已经达到40.5% , 可能取代 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优势流行毒株 。
截至目前 , XBB.1.5已在全球至少25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发现 , 我国3省也发现了XBB.1.5感染病例 , 不过均是境外输入病例 , 并没有造成本土传播 。
为进一步研究纳米抗体的体内保护效果 , 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小鼠进行了纳米抗体的预防保护实验 。
结果显示:纳米抗体可以有效预防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活病毒感染 , 防止和降低肺部组织感染 , 保护肺组织免于结构损伤和炎症反应 , 展示了较好的体内保护能力 。
也就是说 , 一旦进入临床试验和应用 , 一直以来肆虐横行的奥密克戎家族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 再也甭想兴风作浪 。
此项科研成果 , 为世界新冠科研人员提供了非同凡响的可参考价值 , 为世界战胜新冠疫情带来了曙光 。
这也就意味着 , 疫情结束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
据悉 , 此项成果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新泉团队共同完成 。
1月8日起 , 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 由乙类甲管变为乙类乙管 , 不再全员核酸检测 , 不再封控 ,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 出入境开放 , 不再对入境人员集中隔离 。
这些举措 , 也充分表明 ,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病毒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 毕竟 , 生活总得继续 。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了不起 ,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 , 万众一心 , 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
只要心中有光 , 奇迹就会绽放 。
目前 , 我国正处于疫情感染高峰期 ,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 , 保护好自己的同时 , 守护好家人 , 心连心 , 手挽手 , 共同抗击新冠疫情 。
我相信 , 在不远的将来 , 疫情终会散去 , 愿山河无恙 , 你我皆安 。
推荐阅读
- 旅游业|专访徐华玉:三年疫情接近尾声,旅游业何去何从?
- 18家药企哄抬涉疫物资价格,被立案查处
- 马斯克:如果把我的坟墓挖的足够深,也许它会从地球另一边出来
- 多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可通过血液检测更早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 广东清远,某口罩加工厂,一名头包纱布的男子,一手勒住一名戴口罩的男子
- 德 纳:饶毅从病毒演变规律来判断,未来新冠病毒可能变强是可能的
- 为什么疫情放开后,人们反而不敢出门?
- 泰国入境政策已变更,需两针疫苗和保险,适用于全球游客
- 疫情过后,很多人成了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