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何影响( 二 )


而体温低通常说明基础代谢率比较低、血流放慢 , 白细胞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 因此即便发现外来敌人(如病毒、细菌) , 反应也会变得迟缓 。 科学研究表明 , 人体温每增高1℃ , 免疫力会增高5-6倍 , 而体温下降1℃ , 免疫力会下降30% 。
比如说 , 蝙蝠的体温普遍为40℃ , 所以它们的免疫力是人类的数百倍 , 能够与上百种病毒和谐共存 , 真可谓百毒不侵 。
在北美 , 从2006年起 ,一种名为“白鼻综合征”( white nose syndrome )的疾病令很多蝙蝠成批死去 ,而原因据说就是冬眠时的蝙蝠由于体温下降而受到了真菌的感染 。 这些蝙蝠一般在岩洞和矿井里冬眠 ,它们患病的时间便大致在它们冬眠的时候 。
当然了 , 通过亿万年的进化人身体各细胞、组织及器官都已经适应的当前体温 , 所以人类的身体并不能承受如此高的体温 , 如果我们和蝙蝠一样的体温 , 这会导致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坏死 , 严重的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 体温降低 , 会降低人的免疫力 , 但是 , 体温降低后 , 人体便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能量来产生热量 。 的确 , 如果温度升高 , 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将进一步减少 , 但与此同时 , 人体体温的上升对身体而言未必有益 , 因为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来产生热量 。
事实上 , 科学家认为 , 人类体温降低 , 将有助于人类寿命的延长 , 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研究人员指出 , 降低人的体温确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 生活在寒带的人比生活在热带中长寿10~30岁 , 每10万人中百岁寿星是后者的10倍以上 。 低温对生命有利 , 人的血液在4℃的血库中可保存3周;离断的肢体必须冷藏才不致坏死 。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 , 科学家将实验鼠的体温降低0.5℃后 , 寿命比过去增加了12%.相当于人类多活了7至8年 , 多数人的体温为37℃左右 , 而研究发现体温为36.5℃的人更容易长寿 。

总结
所以人类体温降低究竟是好是坏 , 这需要长久的数据进行评估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 但是人类体温的降低也说明了一点 , 那就是人类一直处于进化当中 。
最后说一下 , 尽管人类是恒温生物 , 但应注意人体温度并非完全恒定 。 它的变化取决于性别、一天中的时间、年龄、体育锻炼、女性月经周期甚至进食 。 如果没有疾病 , 那么100年以内人体的平均温度将在36.4℃至37℃的范围内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