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何影响


科学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何影响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何影响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何影响


文章图片


科学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何影响


1851年 , 德国有位叫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的医生首次计算出人体平均体温正常值为37℃ 。 不论是住在北极冰天雪 地的因纽特人、栖身于非洲伊图里森 林的俾格米人 , 或是北京故宫里面的 工作人员 , 把温度计放在他们的舌头下 , 人的体温都是37℃左右 。

此外 , 我们的体温还有个性质 , 就 是维持基本恒定 。 任凭你的肌肉发达 或萎缩、牙齿正在生长或已经掉落 , 感 受压力而心跳加倍、呼吸急促而胸口 起伏 , 不自主的发抖、或汗如雨下 , 但是体温仍然可以保持不变 。 体温只要 比正常值有0.5℃的变化 , 就会让你感 到不舒服 。 呼吸、流汗、排泄以及其他 身体的功能都会有节奏地波动 , 主要 的目的就是要维持体温恒定 。

所以 , 体温一直作为在临床上用于判断健康状况的关键生命体征 。
当然 , 37℃只是一个概念数字 , 不同时间段人体各个不同的部位 , 甚至是男女的体温都存在差异 。
正常状态下 , 人的口腔温度为36.3℃~37.2℃ , 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 , 夜间凌晨的体温最低 , 傍晚体温最高 , 女性的体温比男性的体温高0.3℃ 。
人类体温在下降
而有证据表明 , 人体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 ,是为了保持许多器官和化学 反应的正常运转 ,并有可能防止真菌感染 。 但最近 ,这 个相对稳定的“37 ℃标准体温”标准在改变 , 许多科学 家的研究发现 , 人类体温在不断下降 , 37℃已经成为历史 。
然而 ,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 , 人类的正常体温在下降 。
为什么人类体温会降低 , 这是一个科学界的未解难题 , 一些科学家认为 , 古近代人类长期生存在不卫生的环境下 , 长期暴露于各种病原体的威胁中--这些病原体包括寄生虫 , 细菌和病毒 , 导致大部分人平时都处在各种慢性炎症和感染状态下 , 免疫系统长期高负荷工作 , 导致当时人类体温高于现代人 。

随着19世纪后期以来 , 人类医学水平大幅提高 , 各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 以及现代社会卫生习惯的大幅改善 , 当代人类的健康情况是远远强于古近代人类的 , 原先基本人人都有的寄生虫和各种慢性炎症到现代基本消失殆尽了 , 因此整体体温也就下降了 。
当然 , 一些科学家则认为 , 人类体温下降的主要原

是缺乏运动 。 首先 , 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

官 , 较少的肌肉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较低的基

代谢;其次 , 无处不在的空调使人类大脑下丘

的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机会 , 久而 久之 , 体温调节中枢将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再次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 , 导致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产 生的“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 , 一边分解肌肉 , 一

储存脂肪 , 基础代谢率一降再降 , 体温也就随之降低 。

不过 ,就算人类的平均体温发生了变化 ,它 也不会改变医生们对病人体温的原有评估 。 比如 发烧这件事 , 成年人的体温只要超过 37.7 ℃ , 仍 然会被认为处于低烧状态 。
那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科学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降低对人类有何影响】事实上 , 人类的体温在生物界来说 , 是非常不寻常的 , 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能够产生这样高的体温 ,而绝大多数 物种并不能够自己产生体温 , 例如蜥蜴、蛙、昆虫、植物、真菌和细菌等 。
若要保持恒温 , 需要复杂的脑子对身体进行精密控制 , 所以在已知的物种中 , 只有非常小比例的生物采取 这种进化过程 。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 ,我们的正常体温也必须恰到好处 ,它要足以杀死绝 大多数真菌 ,又不能同时杀了我们自己 ,这样的平衡非常不容易 ,实际的情况是 ,这是人类的一次冒险 ,因为我们的体温已 经上升到了接近极限的边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