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这阵子 , 连花清瘟维持了两年多的“神话”猛地被狠戳了好几下 。
其中 , 除了相关的副作用外 , 更有它至今仍没有进行双盲实验这个“疑点” 。
毕竟 , 按照国际医学界的规矩 , 只有通过“双盲实验”的 , 才算标准药品 , 否则只能叫做“替代药物” 。
那么 , 这就有必要 , 从源头捋一捋 , 啥何为双盲实验?双盲试验为什么就能体现“科学”呢?
大家都知道 , 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 , 其实很多时候都存在安慰剂效应 。
试想 , 当你知道自己正在被“名医”治疗 , 而且大夫也同时非常自信地告诉你 , 这个病坚持吃药会好的很快很彻底 。
这时候 , 哪怕给你吃的是麦丽素 , 你可能也会有病情好转的感觉(当然 , 不包括那些急性和威胁到生命的绝症) 。
事实上 , 麦丽素肯定是不能治病的 , 而这个帮你“感觉好多”了的 , 伪装成了药物的麦丽素的作用就是一种“安慰剂” 。
对于药物来说 , 为了取得国际认证 , 一般都会在临床二期做双盲测试 。
大致的流程是:
选择300名志愿者 , 100名吃原来的药 , 100人吃被研究的药 , 100名吃淀粉做的“药片” 。
志愿者编号被打乱 , 档案直接封存 , 除了参与实验的患者不清楚自己吃的是什么 , 连发药的医务人员自己 , 都不知道几号志愿者服下是新药、旧药还是安慰剂——以避免医生通过心理暗示来影响结果 。
这就是“双盲”的操作 。
假设 , 试验结束上交数据后 , 经过统计学相关的计算 , 最终发现 , 吃新药的那组 , 康复了80人 , 淀粉组康复了8人 , 原药组康复了41人
于是得出结论 , 这款新研发的药物 , 确实有疗效 , 而且比原来的药还好 。
实际上 , 双盲试验不仅仅用于医疗领域 。
在商业和品牌测评中 , 类似的操作早就广泛应用 。 非常知名的有1970年代美国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发生过“挑战测试” 。
可乐这个就不多赘述了 , 咱们举个更接地气的例子 。
比如 , 保定和石家庄都有一种特色食物 , 叫做焖子 , 看外观 , 几乎没啥区别 。
就是这样的
通常 , 保定人和石家庄人都各自认为自己的焖子最为正宗 。
毕竟 , 家乡的东西 , 当然引以为傲了 , 自带满满地情愫 。
为了排除主观性和心理作用对食物口味的判断 , 就将两地的焖子放在一个个除了编号没有任何标记的盘子里 , 再让人去品尝 。
这样得出的盲测结果 , 显然要客观的多 。
另外 , 像高考、考研、四六级、专四专八这样的国家级大考 , 考生和判卷老师 , 都不知道哪张卷子对应哪个人 , 也可以看作另一种形式的“双盲” 。
所以 , 发展到如今 , 在科研、商业竞争和其他很多领域里 , “双盲实验”都被认作一种非常科学的测试方法 , 并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
而“双盲实验”发展到这一步 , 其实已经走了200多年了 。
实验的最初组织者 , 就是那个著名的法国“锁匠国王”——路易十六 。
18世纪后期 , 有个叫做弗兰茨·安东·梅斯梅尔的奥地利医生 , 受到“占星术”启发 , 搞出了一套“磁力疗法” , 自称能“包治百病” 。
弗兰茨·安东·梅斯梅尔医生(1734-1815)
其理论依据为 , 如果人体的磁力场得到了充分矫正 , 心灵和身体上的疾病就可以被医好 。
推荐阅读
- 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飞船返回卡角,NASA开始检查猎户座飞船热护盾
- 美国宇航局一颗环地球近40年的卫星周日将坠落, 砸人几率1 / 9400
- 预知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有
- 1月8日,将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值得被记住
- 化解免疫危机?科学家:核苷酸或可帮大忙,亿级市场亟待发展
- 不惜一切代价阻挠中国登月,美国NASA局长:中国若抢先将占领月球
- 土卫六“备受关注”,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若不小心点燃会怎样?
- Unseenlabs最新的BRO系列卫星将被部署到SpaceX的Transporter-6轨道
- 15手火箭送114颗卫星上天,SpaceX新年首发,这也能团购和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