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过年休7天上7天的安排被骂,真不是大家矫情,少了年味还让人更累】各行各业的家家儿女都忙活一年了 , 回到家中陪父母唠唠家常 , 准备年夜饭时帮帮忙 , 给大家年底都收收尾 , 喘口气 , 更好的为完成下一年目标做准备 。
而提到春节 , 总能让大家感受到一个关键的话题--那就是年休假 , 这种感觉尤其是对于在外打拼的多日的工薪族更为强烈 , 对于很多工薪族来说 , 基本一年也就盼着春节时回去过年 。
而今年的春节假期 , 按照相关部门2023年01月04日的通知安排如下:1月21日至1月27日休息 , 但节后的28号、29号需要调休上班 。
这种休7天上7天的假期安排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议论 , 其中反映的主流观点就是短暂的假期不仅少了年味还让人更累 。
春运交通状况不稳定易“过节更累”提起春节就不得不提他的衍生物 , 春运 。 春节道路交通运输 , 每年对于国家都是重中之重 。 今年随着国家疫情政策的调整 , 春运更将迎来全面挑战 。
而异地务工人员则成为春运的主要运输对象 。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22年4月29日的调查报告显示 , 我国全国异地务工(农民工)的人数就占到了约2.9亿人次 , 比往年增加约4% 。
由此可见跨省流动人次之多对于我国春运运输带来极大压力 。
我们以跨省人口流动人数较低 , 交通相对不拥堵的四川为例 。 根据“2023年四川省春运工作新闻发布会”会议内容得知 , 2023年春运 , 四川全省旅客流量呈跨越式增长 , 在春运全时长段预测总客流量将超过0.92亿人次 , 较2022年春运增长36% 。
由此可以看出自驾返乡过节的跨省流动人员 , 很有可能就会被堵在高速公路上 , 再加上短暂的假期及其会使返乡过节人员感到身心疲惫 , 降低了过年的“精气神” 。
节后连续工作加剧假期综合症春节假期休完后 , 对于广大工薪族迎之而来的就是“漫长而又艰巨”的连续七天工作 。 而在7天的假期中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假期综合症 。
假期综合征 , 顾名思义就是人们的长假后发生的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 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比如脑袋疼、睡眠不好、厌食、因饮食规律变更导致的胃肠感冒、焦虑症等 。
通过这些症状的表现让人们在面对工作中显得精神不振 , 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
2018年中青报社调中心曾通过问卷网在网上进行了调查 , 在过春节之前面向工薪阶层2000余人(年龄结构在18岁-45岁)发布了相关问卷 , 调查结果表明 , 有约百分之90的被调查者存在假期综合症现象 , 其中有百分之62的被调查者出现了精力难以集中的现象 。
而在导致假期综合征发生的原因调查中显示 , 有接近百分之60的被调查者认为“伙食太好 , 饮食没有规律性”、‘守岁、熬夜导致睡眠没有规律性’是产生假期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
通过以上的数据调查表明 , 假期过后的连续七天高强度工作会让人们感到更加劳累 , 一方面会影响身体健康 , 另一方面也会让人们在工作岗位发挥不出应有的工作效率 。
7天假期不足以体会年的乐趣过年七天假期 , 对于离家较近的人们 , 可能往返路程都需要两天 , 其余5天还需要走亲访友 , 真正留给自己和家人享受过年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 。
其实中国有一句谚语 , 过了小年便是年 , 在小年到春节之间这几天其实还有很多充满年味的节日和习俗 , 比如二十七穿新衣、爆竹声中一岁除等等 。
这些都是夹杂在春节前夕的年味 , 现在因为工作等因素 , 加之假期过短 , 人们也渐渐体会不到年味的真正含义了 。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 建议有关部门能否出台相关规定 , 在假期时长方面 , 外出务工者往返时间上给予更宽松的时间 。
推荐阅读
- 兰州3岁男童死亡后,有人竟想用10万块钱堵家属的嘴
- 骨龄测评一定要让医生使用中华05当面判读
- 老人摔倒后讹诈好心人,随后好心人一个操作老人被罚4万元
- 姐姐杀死孪生妹妹直言不后悔,百人为其请愿免除死刑!
- 浙江杭州,男子因工作时被不慎砸伤手指,被认定为工伤,而其工作单位某加工厂却不服
- 大爷摔倒无人扶最后死亡,家属却将路人告上法庭
- 18岁少女遇车祸痛失双臂,移植黑人男性手臂后,身体发生奇怪变化
- 美国“拇指姑娘”:出生时仅25厘米,重280克,后来活下来了吗?
- 离谱!办完老人丧事后家属收到通知:弄错了,人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