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货逼疯的劳力士,开始自己做二手了


被假货逼疯的劳力士,开始自己做二手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昭晰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2022年 , 春天的末尾 , 满怀期待的李明去到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 领取自己花25.8万拍卖购买的、法院处置的一块劳力士全金黑水鬼 。 这不是他第一次买劳力士了 , 但这块公价超过30万的“捡漏”手表 , 还是让他小小地兴奋了一下:不用经历漫长的等待 , 无需担忧真假 , 近在咫尺的是低调奢华的黄金表带 , 大气的黑瓷表圈和劳力士这三个字背后暗示的一切 。
站在肃穆的法院里 , 李明拿起手表 , 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块表做工粗糙 , 显然不是真品 。
后来 , 经过法院委托山东省钟表协会鉴定 , 这是一块市场价2000元左右的仿冒品 。 最终 , 法院返还了李明全部拍卖款 。
以上剧情绝对真实 , 案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示 。 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我脑补的 。 剥离我给主人公加的心理活动 , 这个案件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劳力士的假货猖獗到什么程度?答 , 猖獗到 , 哪怕在法院都有可能买到假货的程度 。
猖獗背后的两大特质 , 是泛滥和逼真 。 要客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 , 劳力士有至少7倍于其实际产量的假货在市场上流通 , 绝大多数都在二手市场上 。 中溯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总监徐子迪告诉虎嗅:“劳力士的高端仿品 , 从外观特征到重量上 , 已经能达到和正品90%甚至95%的相似度 。在不开后盖查看机芯的情况下 , 经验不够丰富的鉴定师 , 很难分辨出真假 。 最难辨别的是’港装表’ , 部分配件是真品 , 真假混杂 。 ”
【被假货逼疯的劳力士,开始自己做二手了】对于奢侈品来说 , 市面上流通量越大 , 距离其高端定位越远 。 要客研究院院长、奢侈品分析师周婷认为 , 劳力士现在的状态 , 和LV曾经有一段时间相近 。 LV曾经假货横行 , 沦为“街包” 。 2008年起 , LV做了很多打假和溯源的举措 , 防止自己被假货过度攻击 , 损伤品牌价值 。
“劳力士真货和假货的比例已经到达临界点了 , 一旦超越这个临界点 , 市场会快速抛弃它 。 ”周婷告诉虎嗅 , 当劳力士的品牌文化、品牌故事逐渐被假货掩埋 , 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将不再为其买单 。 考虑到未来的生存问题 , 劳力士必须采用决绝的方式控制二手市场 , 官方下场鉴定真假 , 主持交易 。
亲自下场“二手世界”的劳力士
近期 , 劳力士推出了认证二手腕表计划(Rolex Certified Pre-Owned programme) , 允许客户购买经过状况检查、由品牌或授权经销商认证为正品的二手劳力士手表 , 劳力士会为这样的二手手表提供新的两年国际保修 。
劳力士认证二手手表将首先在瑞士、奥地利、德国、法国、丹麦和英国的精品店发售 。 2023年春天 , 该计划将扩大到更多授权经销商 。
不管是新品市场还是二手市场 , 劳力士是都是流通量最大的奢侈品腕表品牌 。 据摩根士丹利估计 , 劳力士是最大的瑞士手表品牌 , 每年生产约 100 万只手表 , 年销售额约为 80 亿瑞士法郎(约等于589亿人民币) , 市场份额接近 29% 。
“劳力士在二级市场一直是最受追捧的手表品牌, 鉴定量高 , 成交量也居高不下 。 ”徐子迪告诉虎嗅 , 以有历黑水鬼为例 , 平均每天都有2-3块到中溯鉴定 。
劳力士在国内二手市场有着稳定的价格体系 。 目前 , 劳力士公布的官方二手表价格 , 远高于其在中国二级市场的价格 。
因此 , 国内二奢行业普遍认为劳力士此举对行业影响不大 。 闲置奢侈品交易平台胖虎CEO马成告诉虎嗅:“消费者并不会因为官方出售 , 就为20%的溢价买单 , 除非是古董款 。 ”徐子迪也表示:“我们预计官方二手表很难成为市面上的主流交易渠道 , 多半会成为二级市场定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数值 。 ”
但实际上 , 这对行业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
很多钟表品牌或集团早已开始布局二手表 , 但劳力士此番的声量是最响的 。 早在2018年 , 拥有江诗丹顿以及积家、IWC 万国表和朗格等一系列品牌的历峰集团就收购了二手表商Watchfinder;2020年 , 瑞士Watches of Switzerland集团收购了二手表商Analog/Shift 。 江诗丹顿、里查德米尔和真力时等手表品牌 , 在劳力士之前就推出了原厂认证二手表服务 。
周婷告诉虎嗅 , 甚至有珠宝和手表品牌 , 开始在产品内部加入区块链技术 , 实现从生产链到到交易链的整体溯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