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行稳方致远——杨守宁( 二 )








2018年队伍转制后 , 从职能定位到装备配备 , 再到力量重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虽然工作量更大、建设标准更高、承担任务更广 , 但却更有挑战、更有施展才干的空间 。 生活可以是甜的 , 也可以是苦的 , 但绝不能没有味道 。 作为中队长 , 他从来没有缺席过“火焰蓝”比武 , 因为在关键的时候他必须顶上去 。 在备战总队“火焰蓝”比武中 , 深知自己不仅仅代表个人 , 也代表着大队全体队员 , 为荣誉而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 必须从自己做起 , 从难从严、苦练实练 , 每天四个小时的力量训练 , 拉器械、跑负重、冲百米、攀绳索 , 身体确实有些吃不消 , 每天都和一帮20岁上下的小伙子比着练 , 但他依旧坚持着 , 因为他就是中队的主心骨 , 但只要想到组织的重托、队友的期盼 , 心里又燃起了勇往直前的斗志和激情 , 一分付出 , 一分收获 。 最终 , 他带领中队在2021年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火焰蓝”比武中取得常规分队第一名 , 2022年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火焰蓝”比武中取得水域救援分队第一名 , 在基层干部参赛组中拔得头筹 。

苦心钻研 , 当好中队“引路人”















松弛的琴弦 , 永远奏不出时代强音 。 作为水域救援分队 , 游泳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 但是中队80%的队员都是旱鸭子 , 剩下的20%基本都是野路子 。 面对这个难题 , 他认为 , 只有自己先学一步 , 才知道怎么让大家尽快掌握要领 。 为了给大家做出样子来 , 他就跟着视频学、泡在水里练 , 经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 , 他的200米游泳科目成绩达到了优秀 。 但通过这段学习经历 , 他也感到掌握游泳技能只是水域救援的起步训练 , 真正的核心点在“救”字上面 。 第一次进行翻艇自救训练 , 他带头上阵 , 但真正的野外水域与游泳池训练是完全两种概念 , 脚下深浅不一 , 水底情况不明 , 当整个身体没入水中时 , 训练节奏明显有些慌乱 , 那是一种被强烈恐惧感和窒息感包裹的感觉 。 虽然他不停地给自己打气 , 但一入深水还是感到很恐惧 , 从而他也知道大家水域救援训练的难点问题 , 就出在心理素质上 。 技术层面上勤能补拙 , 但心理层面必须要有科学方法 。 他尝试用各种方法克服心理障碍 , 成功帮大家渡过了心理恐惧关 。 带领中队从静水走向湍流 , 从室内走向野外 , 从浅滩走向深水 。 目前 , 所在中队有13人取得急流/洪水救援技术初级证书和充气救援艇操作及救援技术资格证书 , 13人成为水域救援的教学骨干 , 他也更有底气接受更加艰巨挑战 。

心系队员 , 敬业奉献的“带头人”









从担任中队主官的第一天起 , 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在他的任职期间 , 把中队带成一个踏实、团结、拼搏、热爱的集体” 。 始终坚持自己的带队理念 , 把育人、励人、树人作为带队的追求 。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设学习各类兴趣小组 , 研究训练方法 , 注重提升消防员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能力 , 积极搭建学习平台 。 两年以来 , 中队共有20余人取得各类救援证书 , 3人考入消防救援学院 , 90%消防员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 4人荣立三等功、6人入党、20人选取晋升 。

面对险阻 , 救援任务的“排头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