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如何对待薛蟠打死人命案的呢?作者在金钏之死做了暗示


薛宝钗是如何对待薛蟠打死人命案的呢?作者在金钏之死做了暗示


文章图片


薛宝钗是如何对待薛蟠打死人命案的呢?作者在金钏之死做了暗示



薛蟠打死人命 , 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情节 , 薛家因此案彻底败落 , 薛家不得不避祸京中 , 长期借居贾府 , 也由此产生了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之争 。
薛蟠打死人命时 , 宝钗已经十三岁 , 从小帮助母亲料理家事 , 这么大的事情 , 宝钗一点也没参与 , 是不可能的 , 作者也用几处细节做了暗示 。
金钏儿跟宝玉开了句有点轻佻的玩笑 , 被王夫人不由分说赶出去 , 跳井死了 。
俗话说人命关天 , 贾府好面子 , 一向以仁厚持家 , 鲍二家的上吊死了 , 凤姐听了也会吓一跳 , 王夫人也只会哭 , 想不出什么好法子躲过这场让母子俩都丢脸的丑祸 。

可是宝钗却非常冷静 , 马上拿出了一整套方案:对外捏造事实 , 称是玩水掉井里的 , 是意外 , 对内对死者污名化 , 称其气性太大 , 糊涂 , 最后就是花钱安抚住受害者家属 , 给钱给衣物给金钏的妹妹提高工资 , 事情就此了解 。
宝钗有这么缜密的措施 , 显然是处理薛蟠打死人命的经验 。
按照门子的说法 , 薛蟠只是上了拐子的当 , 与冯渊抢人才叫手下动手的 , 冯家告状不过是为了多要钱 。
门子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是:薛家有钱 , 你判多少都可以 , 冯家得了钱 , 就不会闹了 , 然后给薛蟠报个被冤魂追索而死就了结了 。
如果冯家只是为了钱 , 案子也不会一年多无法结案 , 更不会在冯家想要多少 , 就判多少的情况下 , 还要假死跑路 。 最大的可能就是冯家不依不饶就是要杀人偿命 。
作为金陵一霸 , 薛蟠躲在贾府都敢因为自家吵架 , 提起门杠跟宝玉拚命 , 可想而知在金陵会有多嚣张 , 民愤大太 , 被追魂而死贾雨村都说压不住口风 , 真是死有余辜 。

门子是薛家派来的说客 , 薛家人为了减轻薛蟠的罪责 , 捏造事实对受害人污名化 , 同时花钱买通乡邻打通官场 , 出假证明称薛蟠已经暴病而亡 , 既然这么多作证官府都说薛蟠已经死了 , 冯家当然无法再追究了 。
香菱明明是薛蟠抢来的 , 在进贾府时却是薛姨妈的丫头 , 这也是为了扭转舆论的把戏:自己贪图美色打死人命跟替母亲挑选丫头上了拐子当打死人命 , 社会舆论是完全不一样的 , 薛蟠的唯一优点就是对母亲还算孝顺 , 也被利用上了 , 不得不说 , 就怕流氓有文化 。
宝钗不光从薛蟠打死人命案中学到了对付丑闻的方法 , 还把它教给了王夫人 , 所以在对付晴雯的时候 , 王夫人毫不手软 , 根本不顾晴雯死活 , 果然晴雯就死了 , 王夫人这次不用人教 , 直接说是女儿痨 , 打发几两银子烧化了就了结了 。
因为了结了薛蟠的案子 , 贾雨村与贾府搭上了关系 , 经常来贾府溜须拍马 。 宝钗却说 , 这个客真没趣儿 , 这么热天不在家歇着 , 还要出来会客 。

宝钗最希望宝玉与为官作宰的人交往 , 学些仕途经济 , 她这么说 , 就是假撇清 。
对宝钗而言 , 事实是什么不重要 , 打死人命只是些些小事的原生态家庭 , 也没教会她要明辨是非 。 为了四十两银子要查帐弄个一清二楚 , 认为错疑了就当面检讨这种事 , 永远不可能发生在宝钗身上 。
贾环当面耍赖 , 她要说难道爷们还会赖你?宝玉挨打薛蟠是不是真的告密者不重要 , 袭人说错话了 , 正尴尬万分 , 要提升在袭人面前的好感 , 替薛蟠认下就好 。
就算人命大事 , 金钏儿是跳井还是玩水不重要 , 夏金桂与金菱之间到底是谁在谄害谁 , 无须弄清 , 薛蟠打死人命 , 只要按下了不再声张不让人知道 , 就没有问题 , 反思反省思想包袱心理压力这些 , 宝钗也不会有 。 读者为滴翠亭是不是涉及到人品道德争得不可开交 , 小说里的宝钗却只是好笑 , 笑着去了
【薛宝钗是如何对待薛蟠打死人命案的呢?作者在金钏之死做了暗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