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车站英文标识改拼音 却让网友争论:做法不妥VS文化自信?

【多地车站英文标识改拼音 却让网友争论:做法不妥VS文化自信?】

多地车站英文标识改拼音 却让网友争论:做法不妥VS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


多地车站英文标识改拼音 却让网友争论:做法不妥VS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


多地车站英文标识改拼音 却让网友争论:做法不妥VS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


多地车站英文标识改拼音 却让网友争论:做法不妥VS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


多地车站英文标识改拼音 却让网友争论:做法不妥VS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


这是一张照片拍摄于哈尔滨智轨的某个车站 。

正是这张照片 , 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是不是在倒退?
为什么?
原因在于一次小小的改动 。
照片上 , 这个车站的“出口”标识牌英文“EXIT”改为了拼音“CHU KOU” 。
不仅是“出口”标识牌的英文改为了汉语拼音 , 站内所有涉及标识牌的英文都调整为了汉语拼音 。
结果这种调整和改动 , 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为什么要用汉语拼音替代英文标识?这是不是从国际化城市的一种倒退?
一、哈尔滨智轨车站用汉语拼音覆盖英文标识 , 多个城市此前有先例
在哈尔滨 , 智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轨道交通 , 更类似于有轨电车和快速大巴结合的一种交通工具 。

这几天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出照片:哈尔滨许多智轨车站的英文标识都改为了汉语拼音 。
比如下面这张图片:无论是“自助售票机”还是“候车厅” , 在汉语标识下方 , 原来的英文翻译都改为了汉语拼音 。

有的标识牌大概是来不及直接更换 , 先用白色胶布直接写上汉语拼音 , 然后覆盖了原来的英文标识 。

事实上 , 并不是只有哈尔滨一个城市 , 许多地方的轨道交通标识牌 , 都从原来的英文标识调整为了汉语拼音标识 。

二、有网友认为:将英文标识改为拼音标识 , 是国际化城市的一种倒退
当这些更改的图片出现在社交平台之后 , 很快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 , 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
在不少网友看来 , 把国际通行的英文标识改为汉语拼音标识的做法 , 是一种国际化城市的倒退 。
一名来自英国的华人网友留言说:“改为汉语拼音标识 , 中国人不看 , 外国人也看不懂 , 这到底是给谁标注的呢?”
另一名山东网友补充说:“中国人看汉语拼音也得看半天 , 尤其是那种很长的词汇用拼音 。 ”
这条留言获得了200多名网友点赞 , 7个回复 。

湖南网友发表评论说:“地名路名这种标志用汉语拼音还可以理解 , 出口入口这种全世界通用的标志 , 非要搞成拼音这不是有毛病吗?”
“汉语拼音本身就是汉字的读音标识 , 这有必要再标一次吗?”
“不是要鼓励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吗?人家看不懂怎么办?”
“”这不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做法吧 , 怎么搞得越来越莫名其妙了?”
“我只能说这是人间迷惑行为 , 对于看得懂汉语的人来说 , 这种拼音完全是画蛇添足 , 看不懂汉语的人看这种拼音完全是云里雾里 。 ”
“看到这个汉语标识 , 我怎么有一种感觉 , 这是走得越来越远了 。 ”
对于英语标识改为汉语拼音标识 , 有些网友甚至拔高到“会不会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高度 。

“以后是不是不学英语了?”
“现在都开始去英语化了 , 那还怎么跟国际接轨 ,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怎么体现出来?”
三、也有网友反驳:不就是取消一个英文翻译吗?有些人怎么如丧考妣
当然 , 也有网友反驳说:一个很正常的标识翻译问题 , 被某些网友过分夸大 , 如丧考妣 。
有人发出纽约地铁站的标识牌:“外国地铁都有中文标识吗?在中国用汉语拼音标识 , 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怎么有些人就跟死了爹一样伤心?”

“我怎么觉得是好事情 。 每次坐地铁都要听一大堆英语 , 有必要吗?哪有这么多外国人来坐我们的地铁?”
“无非就是取消了一个英文标识牌 , 老外都没急 , 却把有些中国人急得跳脚 , 只能说太孝顺了 。 ”
“我看有些中国人是生怕洋大人在中国受半点委屈了 , 一个英文标识没了 , 这群人比洋大人自己还要上心 , 还要着急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