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的传说50字

文章插图
传说泰山为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头颅幻化而成 , 因此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 , 有“泰山安 , 四海皆安”的说法 。历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 , 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来此游历 , 并留下许多诗文佳作 。
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 , 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 。东汉时 , 由于道教的产生 , 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 , 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 , 古帝王降禅之坛 , 一变而为阎王殿 。
关于泰山传说故事简说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 , 有“ 天下 第一山”之称 , 那你知道关于泰山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泰山传说故事 , 欢迎大家阅读 。
关于泰山传说故事:泰山奶奶
泰山奶奶选地方的时候 , 曾到过 徂徕山一次 , 她发现 太平顶周围有一片大荒地 , 长满各种各样的药材 , 还有各种花草 , 共三百多种 。泰山奶奶很喜欢这个地方和这些花 , 就给这个地方取名叫"花坡" 。她在泰山长久居住以后 , 每年五月都要到徂徕山赏花 。
她来的时候 , 让人用小车推着上山 , 山上就留下了车辙印 , 这就是车辙山的来历 。
她认为这些花虽好 , 但也需好好管理 , 她就从泰山上领来一个和尚 , 让他在 花坡为她 养花养药 , 所以花坡旁还有个山 , 样子很象一个和尚的头顶 , 叫"和尚头" 。
和尚就常年在这里为 泰山奶奶浇花 。第二年 , 泰山奶奶又来了 , 和尚就向她提了几个问题 , 让他老人家想 办法 :第一 , 这里水不充足;第二 , 这里经常有牛来吃花 。泰山奶奶根据和尚的要求 , 在花坡附近点了两个池 , 一个叫"上池" , 一个叫"下池" , 两池水供浇花用;在人们进山经常走过的路上 , 她袍袖一抖 , 出来了两块石头 , 叫"夹 牛石" , 如果牛到这里 , 就会被夹住 。
第三年她又来了 , 坐在一个地方歇了一会儿 , 她看到好多老百姓上山拾柴禾 , 鞋都磨破了 , 用葛条和 荆条缠一缠还继续穿 。泰山奶奶觉得很可怜 , 觉得应该给老百姓点儿施舍 , 于是她把头上的簪子拔下一个说:"你变作一个锥子 , 为老百姓锥鞋 。"
这簪子就变了个闪闪发光的锥山 。她又让葛条和荆条围着锥山转了一圈 , 让老百姓补鞋用 。
泰山奶奶到了山上 , 见到了和尚 , 跟他说:"你的花养得不错 , 可还没达到我的要求 。"
和尚说:"那上水池和下水池的水太大 , 花受不了 , 得想个办法既要浇了花 , 又不能让它涝了 。"
泰山奶奶又一甩袍袖 , 山上就出来个泉子 , 不管春夏秋冬 , 天旱天涝 , 它总是一点一滴地往下淌水浇花 。它就是现在的"滴嗒泉" 。
【关于泰山的传说50字,关于泰山传说故事简说】泰山奶奶后来又觉得每年都这样来看花也不大舒服 , 就对和尚说:"你能不能给我想个办法 , 让我每年来了能舒舒服服住几天?"
和尚说:"你让底下那些人给你修个观音楼吧!"
泰山奶奶就派和尚化装成一个平常人到底下的村子里叫老百姓给泰山奶奶盖个观音楼 。老百姓就献石献料 , 在 花坡上盖了个观音楼 。
泰山奶奶觉得老百姓出了力 , 也应该酬谢酬谢 , 于是袍袖一甩 , 花坡上裂了个大缝 , 缝里有两个瓮 , 一个叫"米瓮" , 一个叫"面瓮" , 在这两个瓮里种庄稼 , 年年都大丰收 。老百姓上山来拾柴 , 吃完了煎饼 , 用包煎饼的包袱从瓮里包一包米 , 包一包面 , 就回家了 。
后来 , 泰山奶奶邀了她身边的男女随从一起来看花 。这样呢 , 上厕所就很不方便 , 于是泰山奶奶又一舞袍袖 , 山上出现了三块奇形怪状的石头 , 叫"三人不见面"泰山奶奶在 花山采了很多花 , 想带着回去 , 可是没法拿 。她的一个女随从就对她说:"你不是带着脸盆、镜子和梳头匣吗?咱把 花装在梳头匣里不行吗?"
泰山奶奶说可以 。打开梳头匣 , 里面有把 梳子和一个簪子 , 泰山奶奶把梳子带走了 , 觉得簪子没什么用 , 就随手丢下山去了 , 时间长了 , 就变成了一块很象簪子的石头 。
关于泰山传说故事:弧忠柏
岱庙 天贶殿前的露台下 , 甬道正中有一棵不算高大的 柏树 , 其向南的一侧有一疤痕 , 据说 , 围着前面的扶桑石正转三圈 , 反转三圈 , 然后再往北去摸此柏树的疤缝 , 如果能摸准 , 则是吉祥之兆 , 向泰山神求子则得子 , 祈福则得福 , 想发财的则可发大财 。但是游人多不能摸准 。此柏虽然其貌不扬 , 看上去也不算古老 , 但它却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
传说 , 自从 武则天被高宗皇帝 李治召进宫后 , 逐渐得宠 , 不久便废掉了 王皇后 , 由武则天取而代之 。李治仁厚无能 , 上朝不能决大事 , 需由宰相提出建议 , 然后由他恩准 。武则天虽为女流之辈 , 却精通文史 , 御人有术 , 她当了皇后以后 , 逐渐代皇帝批示 奏折 , 临朝参政 。
太子显逐渐长成以后 , 对母亲干预朝政甚为不满 , 屡有不同政见 , 由此触怒了武则天而召至杀身之祸 。追随太子显的大臣 石忠 , 亦早已对武后参政十分反感 , 见太子被害 , 为了表示对太子的忠心 , 他拔剑剖腹而自杀 , 以示对武皇后的不满 。
石忠死后 , 其魂魄来到 东岳泰山 , 面见 泰山神 , 状告武则天任用酷吏 , 滥杀无辜 , 连自己亲生儿子也不放过 , 要求山神惩治其罪 。泰山神感其忠心 , 令其化作一棵柏树 , 侍立殿前 , 日夜守护着山神 , 赐名"孤忠柏" 。
如今游人所见树南面的疤痕 , 即是当年石忠剖腹的剑痕 。
关于泰山传说故事:李斯碑
在碑刻如林的 岱庙里 , 最珍贵、最有价值的 , 自然 是秦代的 李斯碑 。它刻于公元前209年 , 虽历经百世 , 而风韵犹存 。
对 李斯碑历来评价很高 , 鲁迅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 , 堪称是一件艺术瑰宝 。其遒劲若虬龙飞动 , 其清秀如出水芙蓉 , 足见其艺术魅力 。正因为它举世注目 , 被视为珍品 , 才引来它一段非凡的经历 。
据说 , 此碑是秦丞相 李斯奉 秦二世胡亥之命所刻 , 立于贷顶玉女池上 , 为其歌功颂德 。明代嘉靖年间 , 为防止风蚀雨淋 , 移于碧霞祠东庑 。到了清代乾隆五年 , 碧霞祠突然遭火 , 火借风势 , 越烧越旺 , 结果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 , 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下落不明 , 许多人都叹为可惜 。
到了嘉庆二十年 , 泰安知县汪汝弼是个喜文弄墨的人 , 他早知 李其碑的珍贵 , 一直为不能亲睹而慨叹 。他来到泰安以后 , 便下决心要把它找到 。于是他四处散贴告示 , 有告知其下落者 , 悬赏重金 。
不久 , 一位九十余岁的赵氏老翁 , 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 , 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 , 在下是个瓦匠 , 以前在山顶修 玉女池时 , 见过一截残碑 , 不知是否大人所寻之物 。”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等 , 一一告知 , 说:“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 , 望大人差人前往查视 。”
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 , 已知十有八九是 李斯碑 , 自然喜不胜喜 , 也不怕 山高路险 , 便邀前任知县蒋因陪同赴上山 。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 , 冲洗后 , “臣斯臣去昧死请”等字 , 历历在目 , 确是李斯真迹 。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 , 在山顶造房兴宫 , 于 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 , 取名曰“宝斯亭” , 以后又改为“读碑亭” 。安入之时 , 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 重赏了赵氏老翁 , 算来 , 从失而复得 , 已有七十五年 。
光阴似箭 , 日月如梭 , 一晃又过了一十七个年头 。到了道光十二年 , 东岳庙因年久失修 , 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倒塌 , 此祸殃及“读碑亭” , 碑亭被砸塌 。新任知县 徐宗干得知 , 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 , 将碑移到山下 , 放置于 岱庙道院壁间 。
光绪十六年 , 有一小偷 , 看到人们将此碑视若珍宝 , 想毕此物定值千金 , 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 , 事发以后 , 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 , 大索十日 , 终于在北关的 石桥底下发现 , 重新置于贷庙 。真可谓千载碑文能历世 , 失而复得不寻常 。
现在 李斯碑存于贷庙 东御座内 。我们今天能一饱眼福 , 目睹此碑 , 确是 三生有幸 , 游泰山定要睹此碑 , 不睹乃一大憾事 。
猜你感 兴趣 :
1. 泰山的传说故事
2. 关于泰山的神话传说
3. 泰山神话传说故事
4. 关于泰山的神话故事
推荐阅读
- 成长伤感的句子
- 肉扣碗的做法,年夜饭一定要为家人做一个红薯扣碗吗
- 安姓由来,中国的安姓祖先是谁啊
- 牛年牛宝宝取名 2021年男宝宝简单大气的名字
- 天子驾六辆车什么意思 天子驾六辆车的翻译
- 小朋友吃水果的好处 水果的营养价值
- 关于人物关系的经典句子,关于人际关系的句子好句子摘抄经典语句
- 北戴河最值得去的地方 北戴河最值得去的地方有哪
- 小白必须懂的excel扩展名概念 excel文件扩展名是什么
- 手把手教你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年均增长率的简化公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