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


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
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 ,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就需要家长及时去关注 。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的相关内容 。
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1青少年情绪的特点 。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都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生理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理变化 。
这个时期孩子的情绪表现得相当强烈,情绪起伏大,有时甚至会出现不能控制的情绪 。有人用“阴晴不定”、“狂风骤雨”来形容这个时期孩子的脾气 , 真的是非常恰当 。
前一秒的他们还是情绪高涨,热情洋溢,后一秒就变得低落消沉、默不作声,这些情绪是难以控制的 。在这种持续的状态下,也更容易使他们变得敏感、脆弱,在遇到不满和心里不平衡时,长期积累的情绪就会一下爆发出来,尤其在亲人面前会表现得更加厉害 。
很多孩子也会在和父母闹情绪以后后悔不已,但是下次还是照样 。所以父母也要理解他们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体谅他们的心情,不要“以暴制暴” , 而是要帮助孩子克服不良情绪 。
如果孩子的不良情绪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 。
青少年控制愤怒可采取的措施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内心的想法越来越多,有了自己更多的见解 , 比如对异性的好奇,对家长的管教方式感到不满,但是受环境和习惯的限制,又不得不被压抑 。此时如果父母再过多干涉,就会让孩子感到烦躁不安,自尊心受挫,就会容易和父母之间产生冲突,甚至以离家出走来抗议 。
父母们有时候也会感到委屈,认为自己给孩子的明明是爱,可是为什么孩子还要和他们产生冲突?在这种委屈的想法里 , 家长们也会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想要“以暴制暴”,结果得到的是和孩子更激烈的斗争 。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都很无奈 , 不知道究竟要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说温柔点对孩子,但是温柔也没有用,孩子还是那个样子 。这让家长们很是头痛:
建议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回避易怒的因素
尽量回避使自己发怒的人和事 , 减少发怒的机会 。还有 , 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告诉孩子,让孩子理解,以免当自己情绪失控时 , 对孩子造成不好影响 。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是人啊,是人就都会有烦恼有不开心的时候 。在你发脾气的时候,爸爸妈妈体谅你;那爸爸妈妈脾气不好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要体谅呢 。我们发脾气 , 让你感到不开心,同样你发脾气我们也会不开心呀 。
2、转移注意力 , 缓解情绪
当孩子控制不住情绪时,一定要理智对待 。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去关注一些愉快有趣的事情,使不愉快的事在自己面前消失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 愤怒情绪自然就没有了 。
告诉自己:所有小孩子都会有不乖不听话的时候 , 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更加懂事的 。每次和孩子针锋相对,既会让自己不开心,也会增加孩子的叛逆心,不如适当的给孩子和自己一点自由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他一点提醒,让他自己去发现错误 。
3、自主发泄情绪
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为了消除自己心中的怒气 , 可以向自己的好朋友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委屈 。通过别人的安慰和分析,缓解心中的怒气,然后从朋友那里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另外还可以通过记日记、写信的方式发泄情绪 。
建议家长们:下次孩子在惹你生气的时候,不如和自己的朋友讲讲,也许你就会听到朋友数落自己家孩子是多么的糟糕,这样心态上就会有一定的安慰了 。
或者还可以在生气的时候给孩子写信,告诉孩子你生气的理由 , 希望他下次不要这样了 。别忽视文字的力量,有时候给孩子写一封真挚的信 , 比你骂他多少次都有用 。
4、控制意识法
通过心理协调来克制住内心的不满 。让孩子在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先要保持内心冷静和清醒的头脑,做一下深呼吸,提醒自己不要冲动,想象一下如果此时发怒将会是什么后果 。要防止自己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
告诉孩子:让他在发脾气的时候想一下这样做的.后果 , 问问他每次发完脾气是不是会后悔 。大多数孩子在冷静下来后都会为自己跟爸妈发火而感到后悔 。家长可以在孩子生气之前,让他回忆下自己每次后悔的心情,这样才有能有效控制住他自己的脾气 。
5、升华法
把不满和愤怒的情绪转化成激励自己努力的力量,做一些提高自己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把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多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既消除了怒气 , 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
建议家长:平时不要只要求孩子多读书,自己也要多读书 。平时多读一些心理类的内容,分析一下孩子做事背后的心理动机,针对这些心理动机来教导孩子,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
6、往正面想
心情不好时,特别是发现自己有一些不良的负面想法时,要安慰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多往正面和积极的方向想 。比如早晨起来时感到心情不好,千万不要胡思乱想,想一下今天有什么安排,如果自己完成了就奖励自己 , 这样心情就会好起来 。
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2青春期孩子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 , 人际关系紧张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都有着深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生看得很紧 , 除了学习似乎其他并没有多么重要 。而同学之间也或多或少都只限于学业分数的竞争关系 。与老师家长关系紧张、同学相处不融洽,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
第二,逆反心理严重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希望能得到家长、大人的尊重,希望自己能被像个大人一般地对待 。但是往往在家长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于是依旧用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来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他们无法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强制性的压迫只能将孩子越推越远 , 逆反心理越来越重 。更有甚者造成人格结构异常,对周围的人均抱有敌对和戒备心理 。
第三,学习负担过大
社会竞争的激烈,学校老师一味强调升学率 , 家长也只关系孩子的成绩好坏 。所以现在孩子的身上背负着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是平日在课堂上,还包括休息日的课外辅导 。家长似乎想通过一切方式来为孩子的成绩提升扫平道路 。可感到学习负担沉重的孩子,被压迫得太狠就会产生逆反厌学的情绪 。有些孩子甚至以离家出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学业压力的反抗 。
第四,角色观念变异
青少年是接受新兴事物的主力军,所以在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家长老师的理解,从而遭到指责 。在接受了大量这样指责负面的信息后 , 原本正常的积极向上的角色也会随之法伤改变,在家长和老师“你就不行”的职责中真的表现出了不行的状态,渐渐也放弃了读书,原本热衷的兴趣,只投身于网络游戏、早恋等行为当中 。
针对青春期特殊阶段的孩子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 ,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理解、尊重和信任 。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用灵活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伙伴交流,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去爱 。
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3青春期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一、合理的物质需求
如果一个女孩子 , 小学一直穿粉红色的衣服,到了中学就拒绝穿粉红色,您真的别奇怪,这是孩子从要求长大,走向要求成熟 , 拒绝粉色因为要拒绝幼稚,如果有一天再接受粉色,是表现自己再走向个性独立,走向成熟 。
男孩子们今天要一双名牌鞋,明天回来对家长说某某同学有了新的手机,男孩子、女孩的书包上挂满了明星图片,谁过生日都在请大家去吃饭……甚至有的男孩子会在群体里学会了抽烟、喝酒 。女孩学会化妆、染发 。其实他们想通过这些形式,向成年人看齐,在小群体里标榜,自己,显示自己 , 而成年人却感觉他们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家长要学会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正常,孩子正常需求的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取同班同学物质需求的平均数或平均数的中下等 。另一个标准是看家里的经济状况,如果您家里的经济状况中等,那么,您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受委屈而硬要让孩子去享受高消费,不但不会让孩子自信起来,而且容易使孩子不考虑家长的经济能力而变本加厉 。
二、朋友的交往需求
【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开心】进入青春期后 , 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 , 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这些感情,不适合和家长分享 , 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必不可少,跟踪监视接踵而至,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 , 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 。
那么,孩子们心里需要家长吗?从心底里孩子们需要,而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不信任 。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家长怎么办呢?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家长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听孩子诉说,也是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减轻了心理的负担 。其次,给孩子以成人般的尊重,更不能再打骂孩子,要找合适的机会谈,并且是建议式的,否则孩子会有无能感 。
最后,转变角色定位 , 如果小学的时候,家长是管理者 , 中学要从管理者的角色慢慢调适到协助者的角色,这样孩子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并愿意和您交流 。
三、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和变化 , 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 , 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 , 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子,女孩子们在一起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 。
但确实也有孩子谈恋爱,这些爱情往往以误会开始,以压力开始,以亲情的失落开始 。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首先,我们家长不要促成孩子将错就错地从误会、误解开始“爱情” 。家长捕风捉影的批评、不信任的盘查、偷偷地窥探孩子的隐私、忧心忡忡地唠叨提醒,让孩子烦躁 , 加重其逆反心理 。结果,反而使两个人越走越近 , 越来越相互支持和信任,终于弄假成真 。家长在这里起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
其次,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 , 孩子需要有人分担,而家长只会施压,不会减压,孩子就会对家长逆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宽容、无休止的批评唠叨,使得孩子去寻求理解和同情,也是孩子谈恋爱的缘由 。
再有亲情是孩子的避风港 , 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亲情,孩子很容易到异性身上寻找亲情 。夫妻常年不和,打架,闹离婚,孩子最不容易接受,心里缺乏安全感 。家长常年奔波在外,无力管孩子,孩子看到别人,再看自己,倍感孤独,也会容易去寻求异性安慰 。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异性之初,会在家长面前提到某个异性 。您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责备孩子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 , 然后询问一下情况,再想办法引导孩子,等想好了,有了办法再说不迟,这样做的好处是:1 。孩子知道此类事是可以和家长讲的,家长不会批评,以后遇到这方面的困惑,他就会向家长寻求帮助 , 这样家长就对孩子有了了解和帮助的机会 。2 。孩子明白,从家长那里讨来的主意,总比向同学或者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要好一些,只要家长不把孩子吓跑,孩子还会来求助 。
四、获得帮助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难办,孩子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提高成绩 。人为什么活着 , 为什么我要面对现在的一切,我生活不如意怎么办 , 什么是人生观 , 什么是幸福,我要的幸福在哪里……孩子们有很多的迷茫,其实孩子很希望有人陪伴他们寻找答案 。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家长很愿意帮助孩子,孩子却不是什么人的帮助都接受 , 这里包括家长 。
孩子获得帮助有前提条件,必须是他信任的人 。在学习上,孩子们需要懂得自己学科知识的、值得信任的人帮助 。在人生观上 , 他们要有才华、信服的人的帮助 。在需要鼓励支持的时候,他们也要是自己喜欢、需要的人 。获得家长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的 。
但是,孩子的年龄越大 , 可能拒绝家长帮助的越多,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在长大,他们需要的是平等、有效、具体的帮助,最好别讲大道理 。家长要选择时机 。当您不能够给孩子帮助的时候,请您请教老师,或者求助专家 , 这样孩子容易接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