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荣誉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 。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 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
太庙起先是供奉一个朝代的皇帝及历代先皇的地方 , 后来皇后、宗室、功臣在内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这称之为配享太庙 。
配享太庙只是一种荣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后代也不能因此得到什么 。这个荣誉不是世袭的,也不会传给后代 。
▲古代的太庙是一个王朝最为神圣的地方
最大的好处就是当牌位被供奉在太庙之后,皇帝每次祭拜祖先的时候就要祭拜这个牌位,这一点在于古代来说 , 对于臣子来说是极高的荣誉 。当臣子在世的时候,在皇帝面前他只能跪拜,但是当他死后,皇帝要跪拜他,这种荣誉就可想而知了 。
既然是极高的荣誉,所以能够得到这种荣誉的大臣是非常罕见的,在此只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主要王朝的配享太庙的情况 。
晋朝
晋朝总共155年,进入太庙的人员中,皇族2人 , 皇后1人,大臣4人 。如果你是晋朝的大臣,那么大约是40年有一次机会能进入太庙 。
唐朝
唐朝配享太庙43人 , 其中宗室2人,其余41人都是大臣,主要集中在初唐时期,从唐高祖时代到中宗时代,92年里有28人配享太庙,剩下的15人都分布在之后的197年里 。其中40多年的玄宗一朝也只有1人,甚至有些皇帝在位的时候1人都没有入选过 。
▲一生劳苦功高的房玄龄被他儿子踢出了太庙
其中有2人后来被取消,分别为武士彟(武则天的父亲)和房玄龄(因其子参与谋反) 。
也就是整个唐朝真正享受这个殊荣的为41人 , 其中2人是宗室,如果是大臣的话 , 基本7年一个 。
宋朝
宋朝配享太庙总共23人,其中1人为皇后 , 1人为宗室,大臣出身的有21人 。其中蔡确和王安石后来被取消,所以宋朝真正配享太庙的只有21人,大臣出身为19人 。
▲即便是岳飞也没有进入太庙
宋朝前后319年,如果是大臣出身的话,平均将近17年初一个 。
辽
整个辽朝209年,配享太庙的只有2人,1人为宗室,1人为大臣 。
金
整个金朝配享太庙40人,在历朝中算是很多的 , 金朝一共存在了119年,基本3年出一位 。
元朝
整个元朝只有一位皇后配享太庙 。
明朝
整个明朝配享太庙33人,后来取消1人,为姚广孝,实际为32人 。
整个明朝276年,平均将近9年出一位 。
清朝
清朝的太庙分为东殿和西殿 , 东殿供奉的是皇室宗亲,有14人 。西殿供奉的是臣子,有13人,其中12人为满人 , 汉人只有张廷玉1人 。后来有1人取消了资格 , 为和琳,是和珅的弟弟,所以实际上西殿供奉的是12人 。
▲清朝太庙
整个清朝为267年,共有26人配享太庙,平均10年出一个 。如果不是皇亲国戚,那么这个概率为22年出一个 。如果你是汉人,那么整个大清朝也就只有1个了 。
从统计学看进入太庙的难度
从统计学来说,从晋朝到清朝灭亡,历经1646年,如果算上辽和金这样的朝代的话,主要王朝当中配享太庙的一共有170人,其中皇后3人,皇族20人,大臣147人,如果你是皇后的话 , 基本500年能轮到一次,如果你是宗室的话,80年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是大臣的话平均11年有一次机会 。
如果我们去掉辽和金(金朝明显配享太庙太频繁了) , 那么总共有128人配享太庙,其中皇后3人,宗室19人,大臣106人 。这里变动最大的是大臣 , 机会只有15年轮到一次 。
从张廷玉个人经历来看配享太庙的难度
整个清朝只有张廷玉一位汉人享受到了这种荣誉,但也是他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为整个大清服务了50年的结果,50年下来矜矜业业,工作一丝不苟 , 才在换来了雍正的一纸诏书,给了他享受太庙的荣誉 。
然而到了乾隆时期,张廷玉已经老了确实干不动了,因此向乾隆请辞 , 但是乾隆却很不高兴,不想让他退休,还要他为大清再多服务几年 。最后还是在张廷玉的一再请求下才勉强答应了其退休的要求,但是因为过于在意配享太庙的荣誉 , 张廷玉竟然要乾隆给他写保证书,乾隆便很不高兴地写了个保证书给张廷玉 。张廷玉这个时候确实也是犯了老糊涂,竟然在乾隆写了保证书的情况下没有亲自去谢恩,而是让他儿子去谢恩 , 结果乾隆大怒,剥夺了他配享太庙的殊荣 。
▲一辈子精明过人的张廷玉在配享太庙这个事情上栽了大跟头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荣誉】带着这份遗憾张廷玉回到了老家,度过了哀伤的晚年,在他死后乾隆念在张廷玉确实劳苦功高才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荣誉 。但这个时候张廷玉已经死了,也不会知道这些了 。
其实张廷玉肯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能够考上进士,平步青云,与他的学识和才干息息相关 。他能够在康熙和雍正这样非常不好伺候的主面前多年来工作不出一丝差错,足以见其能力之强,心思之缜密以及智慧之过人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人,也难免会老年犯糊涂,如果是张廷玉思维正常的时候,肯定是不会犯下乾隆时期的那种?错误?的,可以想象,给皇帝打工有多难!
好了 , 以上就是关于配享太庙这个话题的阐述,做了个小小的统计,也有一些个人感慨吧 。结论就是,配享太庙是极高的荣誉,没什么实际的好处,能得到这样的待遇 , 难度极高!
名词解释:孩子你配享太庙?清朝张廷玉是唯一进了太庙的汉人 。
他深受器重,在雍正驾崩之后 , 遗诏里还特别批准张廷玉为托孤大臣,配享太庙,成为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
然而到了乾隆朝,他虽仍旧被委以重任,但却不受乾隆待见 , 直至张廷玉去世后,乾隆念其对社稷有功 , 并且死者为大,最终还是遵照雍正皇帝的遗诏,让他配享太庙 , 谥号“文和” 。
配享太庙网络用语的意思是:王大娘子的父亲配享太庙,意味着王大娘子父亲死后,作为其遗孤的王大娘子会得到供奉和照顾 。这个梗出现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是王若佛王大娘子的经典台词 。由于其霸气和震慑力,这个梗被广泛用于玩梗调侃 , 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怼人,唤醒对方反思自己的行为 。
推荐阅读
- 笔画10画五行属金的字
- 豆沙馅发面饼的家常做法
- 2006年出生属什么属相,2006年出生的幸运数字
- 脸上有红血丝的消除方法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回收利用
- OPPOA55全面测评详情,OPPO A55有着什么的表现
- 沙溢主演的电视剧 沙溢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刚生下来的螳螂吃什么 螳螂幼崽生下来吃什么
- 泽田研二被翻唱的中文歌曲 泽田研二歌词
- 爱的火花歌词 爱的火花歌词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