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乡土金融“组合拳”打好村集体经济“破零”仗( 三 )
补短板和优供给结合,不断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的金融资源配置。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源自资产保值增值、扩大再生产和经营规模、资源开发、周期性周转等,其本质上属于农牧区金融范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和支撑,是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作为农牧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攻地,通过发展乡土金融,不断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村集体经济体系倾斜。针对金融服务是我省农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牧区金融是我省金融体系中的最大短板,农牧区脱贫成果巩固难度大,返贫压力大等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依托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试点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加快集约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步伐。在推进省农牧业信贷担保机构向基层延伸的基础上,探索在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建立政策性担保平台。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涉农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要在全面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基础上,采取移动金融、惠农金融服务点等多种手段,加快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建设省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省市县乡联网运行,促进农村产权有序流转。二是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领域信贷投放。要利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多地将新增或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村集体经济领域。发挥银行融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明确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及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在服务村集体经济中的职能定位,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尤其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社支农支小排头兵作用。要拓展扶贫小额信贷适用范围,对加入村集体经济实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证应贷尽贷,并实行利率优惠。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村集体企业的续贷支持力度。三是切实加大金融政策支持。要制定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协同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运作模式,建立金融机构服务村集体经济考核评估体系。要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开展金融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示范和惠农助农流动服务,建立支持村集体发展金融基层服务站。要加快建立金融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推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退休干部到村集体经济领域施展才华。稳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拓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途径。
推荐阅读
- 西门大官人家的金融帝国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 西门大官人家的金融帝国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
- 抗战英烈高捷成 晋冀鲁豫边区金融业的奠基人
- 解密清末曾爆发五次金融危机民族资本家遭打击
- 南汉铅钱“内铅外铜” 是君主聚敛钱财的金融政策
- 刘备爱民只是假象 搞金融剪刀差掠夺蜀汉民众
- 民国白银风暴1935 由白银而引发的金融改革
- 民国上海经济 民国上海竟打败北京成为金融中心
- 民国金融战 白崇禧印上亿假人民币投放解放区
- 三国时期为何无法使用货币?董卓金融改革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