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延伸,城的崛起( 四 )

  三十余年,格尔木站的客运量和货运量都翻了百倍以上,格尔木站扳道员工作全部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机器操作,格尔木站的火车跑得更快了,线路增加了,职工的生活环境也变好了。面对如此之大的改变,王建民有说不尽的感慨:“以前从西宁到格尔木要坐十几个小时的车,来回一趟太折腾人了,现在七个小时就到了;以前我们休息的车厢里都是木条板凳,用土炉子取暖,现在都有暖气;以前检票都是人工,这马上就都投入使用互联网闸口,安全性和便利性都提高了;以前格尔木站还要负责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货运,明年专门通行车的格尔木南站通车后,货运和客运的通行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还有……”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节点的开放前沿和出入口,格尔木将形成东至西宁、北达敦煌、南去拉萨、西抵库尔勒、西南至成都的“卡”字形路网结构。届时,在增强格尔木交通枢纽灵活性的同时,也将为格尔木旅游事业发展锦上添花。

  格尔木的民航事业犹如一潭假死的“活水”,在改扩建后也翻出了充满活力的“浪花”。在格尔木机场工作多年的孙爱雄感慨道:“因为地处高原,以前没有合适的飞机,外加客源不足,航线航班密度小等多种问题,导致我们机场很难前行,也停飞过两次,后来随着格尔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航事业才开始迈向了正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