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枷讲座】邹小兵教授:重新认识自闭症( 二 )

(一)遗传(基因)与环境

1、同胞属于孤独症的高危人群 , 同胞再发风险18.7% 。

2、A SD遗传度为0.82 , 非共享环境因素作用为0.18 。

3、从病因学角度 , 至少存在两类ASD:

——症候群性ASD

——经典ASD 。

(二)症候群性自闭症特征:

A、 病因明确

B、 早期多有发育迟缓 。

C、 有特殊外部特征 。

D、 多数合并智力障碍等 。

E、 全方位的训练和治疗 。

F、 训练效果欠佳 。

(三)经典自闭症(特发性自闭症)特征:

A、病因不明 。

B、早期发育似乎正常 。

C、多外观如常(俊俏)

D、早期智力多数正常

E、以社交为核心的干预

F、早期干预效果较好 。

四、 自闭症干预三原则:

1、理解 , 包容 , 接纳 , 尊重和赏识 。

2、快乐 , 适度 , 巧妙地提升社交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 改善不良行为 。

3、发现 , 培养和转化特殊兴趣和特别能力 。

五、 ASD干预BSR模式:

1、以行为疗法(B)作为训练干预的主要手段 , 灵活运用内在的自发的动机 , 兴趣和活动 。 2、以结构化教育模式(S)作为训练的基本框架 , 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开展训练 。

2、以社会交往(R)情绪调控作为训练干预的核心内容 , 同时兼顾认知、语言、运动、生活自理、行为情绪管理、感知觉能力等 。

最后 , 邹小兵教授还重点提出 , 在对ASD进行干预训练时 , 一定要抓住三个基本点:即个性化(IEP) , 自然情景和生态系统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