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河北田野调查者:行走中记录乡土文化( 三 )
所以 , 接到任务下村 , 傅林要找的“第一号目标人物” , 往往是各个村里“管事儿的” 。
“‘管事儿的’一般都有一定文化、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语言表达能力强 , 很大可能符合发音人的条件 , 即便他不符合条件 , 他认识的人多 , 也能帮我们推荐 。 ”傅林说 。
臧国安就是安新县东刘街村的“管事儿的” , 除他之外该村3位发音人都是他推荐的 , 调查队面试后发现都很合适 。
而且 , 傅林总是特意将最初的方言调查设在村口 , 这样如果发音人说错了 , 纵使他和学生们听不出来 , 围观的村民会马上给他纠正 。
2019年8月10日 , 承德平泉市蒙和乌苏蒙古族乡二道营子村 。
这里 , 是河北大学文学院方言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的采集点 。
在村子里 , 学生们遇到了79岁的蒙古族老人陈淑英 。 老人是第二代蒙汉双语者 , 是蒙汉语言接触历史的见证人 。
老人很快就明白了调查队的目的 , 动情地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学蒙汉双语的情形 , 还给学生们说蒙语、用蒙文写自己名字 。
“过去只在电视上听过蒙语 , 当我面前的老奶奶开口讲蒙语时 , 我突然意识到语言这么鲜活、有趣和丰富 。 ”河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刘潇 , 讲述起第一次听到蒙语的情形 。
而且 , 刘潇和当地汉族居民交流时 , 听出当地的方言竟夹杂着山东方言的语音和词汇 , 队员们都模仿不准当地人的口音 , 作为山东人的刘潇一出口 , 对方说 , “对对 , 这个姑娘说得准” 。
“那一瞬间 , ‘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说法不再是刻板的概念了 。 ”刘潇说 , 通过方言调查 , 自己真切感受到 , 个体之间的文化连接是如此细微、具体 , 我们有共同的文化的根 。
留住乡愁
清秀的女子轻摇罗扇 , 牧羊人驱赶羊群远去只留下一个背影 , 童子欢快地弹奏琵琶……太行山的壁画“活”了 。
2019年4月20日 , 贾慧献和学生们运营的“太行人家”公众号发了一篇《太行壁画的前世今生》 , 文章将古朴的壁画原图和电脑修复后活化的动图放在一起 , 用电脑技术再现壁画的魅力 , 引来数千网友的评论和点赞 。
制作这些动图的 , 是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五年级学生刘畅等人 。 临摹、提取、润色 , 是他们的基本功之一 。 但如何通过电脑软件把壁画做成动图 , 刘畅和同伴们最初都不会 。
“我们在网上找视频制作学习资源一点点自学 , 为了让人物动作看上去更自然 , 通常一幅壁画要试六七种动法 , 才能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 。 ”刘畅说 。
“创新的技术还原了古代壁画的美 , 这也是对我们文化遗产的一种尊重和传承 。 ”
“许多宝贵的艺术正在默默消失 , 没有你们的关注 , 或许就是永别 。 ”
“牧羊人那张真的太可爱了 。 请问作者 , 这是太行山的哪里?”
……
“网友对太行壁画这么喜爱 , 让我们相信 , 打动我们的也同样能打动更多人 。 多一个人关注河北乡土文化 , 我们就多一份力量 。 ”贾慧献说 。
对太行古建和壁画、水乡技艺、地域方言的整理记录 , 并不单纯为留住 , 而是要从这些记录中挖掘更大的价值 。
前不久 , 阿里巴巴公司从事互联网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开发的人员与傅林建立了联系 , 他们对方言调查成果很感兴趣 , 因为人工智能产品未来要实现的功能之一 , 就是能使用更多方言进行人机对话 , 提高互动的水平 。
“我们也没想到 , 看似冷门、小众的方言资源 , 其实是互联网企业眼中智能语音分析系统开发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 ”傅林说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乡土文化的新价值 。
推荐阅读
- 河北两家官媒均点名肖战,都带领粉丝回顾“名场面”,是温暖偶像
- 春晚中的乡音乡情!这些方言语言类节目你还记得吗?
- 相约冬奥 河北卫视两支原创短片出圈
- 年轻人都爱 上海都市频道《长三角方言大会》精彩升级
- 《田野里的歌声》温暖落幕 这场乡村美育公益行动仍在继续
- aespa成员Winte练习生时期努力改掉方言
- 《披荆斩棘的哥哥》最令人不适的就是抱团说方言,职业操守呢?
- 农村小学怎么“双减”?这所学校把课堂搬进了山林田野间
- 《田野里的歌声》嘉宾出炉,这综艺是说什么的,值得看吗
- 奔跑吧:白鹿学方言惟妙惟肖,郑恺肺活量好强,林一成为最靓的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