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记录」新四军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一),

_原题为 新四军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一)
蔡长雁
微信版第197期
1937年12月25日 , 新四军军部成立 , 到1947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 , 撤销新四军番号 , 经过9年多的发展 , 新四军从1938年4月集中时的10329人 , 6500余支枪 , 发展到30多万人枪 。 华东野战军成立时80%兵力源自新四军 , 东北民主联军成立时35%兵力源自新四军 , 此外新四军也构成了西北野战军一部 。 新四军取得这样重大的发展 , 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新四军是怎样走群众路线的呢?
一是把群众纪律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纪律
新四军进入华中抗日前线后 , 根据抗战实际和中央军委对八路军的纪律要求 , 对过去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了修订 , 制定出了新的三大纪律和十项注意 , 要求每一个指战员遵守 。 其主要内容是:
三大政治纪律:
(一)坚决抗日救国(这是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 是群众利益的基础);
(二)爱护老百姓 , 不违反民众利益(群众的当前利益和直接利益);
(三)服从命令听指挥(确保群众纪律能够执行) 。
这三条政治纪律是维护党和军队的团结统一的纪律 , 是维护新四军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纪律 , 是新四军中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纪律 , 是军队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 , 是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纪律 , 而这三大政治纪律的核心和目的就是维护群众利益 。
十项注意(则全部说的是民众纪律):(一)上门板捆铺草;(二)地下扫净;(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物要送还;(六)损失要赔偿;(七)大便要找厕所;(八)洗澡避开女人;(九)进出要宣传;(十)不杀害俘虏兵 。
不杀害俘虏兵是重要的群众工作 。 有人说这不是群众纪律 , 但是我认为这是在做争取敌方群众的工作 , 非常重要 。
香河正男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十分熟悉的新四军中日本籍战士 。 1938年他在日本被征入伍来到中国 , 1938年8月23日 , 金坛日伪军200余人向新四军一支队二团驻地进攻 , 他所走的一路(水路)中途遭到二团伏击 , 日军四散窜逃 , 孤身落单的香河正男被追赶上来的新四军活捉 。 据新四军老二团参谋长王必成回忆 , 香河正男缴械被俘后恐惧哆嗦 , 要自杀 , 乱喊乱叫 , 乱踢乱打 , 头往墙上撞 , 最后用麻绳将他捆在独轮车上推走的 , 送到军部进行教育改造 。 1940年2月 , 香河正男、后藤勇、田作造、滨中政志、冈本进5位日本人在云岭新四军军部正式宣誓参加新四军 。
「见闻记录」新四军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一),
文章图片

新四军叶挺军长(左)接见日军战俘香河正男、田作造(中) 。
1942年3月 , 他们组成了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苏中支部 , 这是华中抗日根据地最早成立的反战组织 。 出版了日文刊物 , 还编印了大量日文传单、小册子和便于日军士兵投奔新四军用的通行证、路线图 , 向苏中地区的日军士兵散发 。 在华中日本士兵很多见过他们的宣传品 , 并知道新四军中有很多日本同志 。 因此从日军中逃出来寻找新四军 , 促使日军觉醒工作见到了明显成效 。 中央军委通过《解放日报》专门为此发表社论 , 题为《敌军工作是反攻的先锋》 。
1943年5月 , 在安徽黄花塘新四军军部 , 华中反战同盟(苏中、苏北、淮北、淮南)4个支部召开代表大会 , 组成反战同盟华中地方协议会 , 选香河正男任委员长 。 至1944年华中4个反战同盟已有26个盟员 , 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分子 , 他们中有滨中政志、香河正男、冈本进、后藤勇、古贺初美、高峰红志等 。 这年秋天 , 在钟期光、陈超凡领导下 , 日本人民共产主义同盟苏中支部在一师成立 。 包括松野觉在内的反战同盟中优秀分子 , 这批曾经的日本武士终于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 。 他们宣誓:为了在中国、在日本、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 革命到底 。 在延安的日本共产党领袖冈野进(野坂参三)发来了贺信 。 1944年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改名为“日本人民解放联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