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鲁班』,京华物语③|紫禁城建成600年,再忆巧匠“蒯鲁班”
_原题为 京华物语③|紫禁城建成600年 , 再忆巧匠“蒯鲁班”
编者按:
2020年是北京故宫建成600周年 , 这座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饱经风霜与兵燹 , 至今巍峨耸立 , 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五一假期 , 因疫情暂停对外开放数月的故宫 , 再度向游客敞开了大门 。
第三期“京华物语”栏目 , 我们从陆波所著《寻迹北京问年华》中节选了《紫禁城:苏州来的“蒯鲁班”》一文 , 讲述当年主持建设紫禁城的著名工匠蒯祥的人生故事 。 这位从苏州来的能工巧匠 , 精于尺度计算 , “凡殿阁楼榭 , 以至回廊曲宇 , 随手图之 , 无不称上意者” , 被永乐皇帝称为“蒯鲁班” 。
他因修建皇宫而一举成名 , 后官至工部侍郎 , 享受一品官俸禄 。 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远离江南 , 在北京生活 , 主持营建了京城一系列重大工程 , 除北京皇宫外 , 还主持修建了长陵、献陵、隆福寺、戒台寺、西苑
(今北海、中海、南海)
殿宇、裕陵等 , 其中许多建筑都屹立数百年而不倒 , 至今仍存于世 , 成为北京古建筑的杰出代表 。
文章图片
《寻迹北京问年华》陆波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9年6月
撰文|陆波
摘编|徐伟
南京博物院保存着这样一幅图绘:上面画着紫禁城的辉煌盛景 , 殿宇宏丽 , 朱甍碧瓦 , 不似人间 , 如梦中之城 , 而旁边立着一位着官服者 。 城池与人物不成比例 , 这也是中国画并不讲究透视比例而只关注了明其意的特色 , 人物与景物放在一起是为了说明官员与城池之间的关系 。 这是紫禁城大功告成后 , 工部官员呈给明朝皇帝朱棣的一份完工报告 , 其名为:《明宫城图》 , 一式两件 , 现北京故宫与南京博物院各存有一件 。 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红袍官人”旁有“工部侍郎蒯祥”字样 , 而藏于南京博物院者则没有 。 据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 , 两画均是写真、纪功画 , 但收藏地点不同 , 区别就在于红衣人旁边的题字 。 有题字的画是献给皇帝的 , 有官衔及名字 , 没有题字的画是留给家族子孙作为纪念的 , 以兹证明此人的辉煌功绩 。
文章图片
《明宫城图》 , 着红袍者为大明永乐年工部侍郎蒯祥 。
这位红袍官员便是大明永乐年工部侍郎 , 吴县香山
(今属苏州)
人蒯祥 。 永乐十五年
(1417)
, 他初次北上京城还不到20岁 , 朝气蓬勃 , 是子承父业为明朝皇宫及皇家建设提供劳务的在籍工匠 。 在当年 , 技艺高超的工匠必须保证为皇室服务 , 年老退休则必须有子侄接替 。 而当年在南京皇宫的建设中 , 蒯祥的父亲蒯富已是名满天下的匠人之首 , “能大营缮 , 永乐中为木工首” 。 但北京工程他没有参与 , 或许是身体不佳告老还乡了 , 由一直跟随左右的、有着建造天才的儿子接班领导“香山帮” , 出任“木工首” , 跟随朱棣皇帝北上 , 营造人类史上伟大的建筑艺术瑰宝——明皇宫 , 即紫禁城的前身 。
这些聪明才智无与伦比的南方工匠将江南的建造艺术、琉璃金砖、苏州彩绘、精巧的榫卯工艺、传统的汉制营造技艺 , 充分展现在明皇宫建设上 。 经过三年的紧张施工 , 承天门
(即今天的天安门前身)
竣工 , 恢弘壮丽 , 屹立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 , 巍巍然雄浑大气 , 得到成祖朱棣的高度赏识 。 据推测 , 朱棣一定知道这个颇具才华的年轻人 , 因为有传“蒯鲁班”的称号是从朱棣这里叫起来的 。 《明实录宪宗实录》记载 , 蒯祥“一木工起隶工部 , 精于工艺”;“凡殿阁楼榭 , 以至回廊曲宇 , 随手图之 , 无不称上意者” , 表明皇帝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 直到40多年之后 , 成化皇帝朱见深召见已是老年的工匠蒯祥 , 见面还称呼他为“蒯鲁班” 。
推荐阅读
- 《风起洛阳》主创们出席发布会,王一博现场解鲁班球、讲美食
- 王一博出席发布会,现场欢乐笑不停,手法熟练解鲁班球
- 王一博片场笑不停,赞百里弘毅是技术流,几秒钟解开鲁班锁
- 现实版“向往的生活”不必逃离北上广|北京华萃西山| 向往的生活
- 藏品|京华物语?丨故宫里究竟藏有多少宝贝?
- 葡萄星座物语|十二星座想要分手时的“征兆”是什么?来看看,别傻乎乎的等着被甩!
- 官场|京华物语?丨官场边缘人:文徵明在北京的三年半
-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联合国糖尿病日 | 每3名糖尿病患者就有1人有眼病?
- 大运河|京华物语:为什么说“紫禁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
- 双鱼座物语|喜欢你,总让我变得幼稚不已!这样的12星座早已爱你爱到失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