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二 )


对于学校的回应 , 大部分网友都表示难以接受:
“都是成年人了 , 学校没资格管这么宽吧?”
【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什么年代了 , 还在对染发刻板印象 , 而且还是教书育人的学校 。 "
然而一片反对声之中 , 也不乏支持学校决定的人:
“学校是学知识的 , 头发染得花花绿绿不如去混社会算了 。 ”
“我同意 , 染个棕色黄色还行 , 又蓝又绿的真心欣赏不来 。 ”
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文章插图

而这件事的荒谬之处在于 , 当被限制染发的对象从黄多多这样的孩子变成成年人的时候 , 网友们原先那套“长大再说”的说辞却突然失灵了 。
长大后的黄多多们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染发自由” , 取而代之的 , 是一个全新的语境和身份——学校与学生 。
在这一套逻辑下 , 染发依然不被当成一种单纯的个人选择 , 而是会不可避免地被冠之以影响力 , 被贴上“不正经”的负面标签 。
毕竟对于“该以学习为重”的学生来说 , 染发这样追求美或者个性的行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注定会非常显眼 。
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成长表现的关注往往是通过一些“好学生”和“不学好”的标签 , 于是这种显眼就成了判断他们“注意力不在学习上”“影响同学”甚至“有早恋倾向”的重要指标 。
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文章插图

《嘉年华》里 , 小文妈妈得知女儿被性侵 , 怒斥她披头散发、衣服不三不四
这也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染发艺人在面向大众的电视节目中越来越被避讳了 。
比如 , 湖南卫视曾在一份“宣传提示”中点名指出大张伟、李诞等艺人在节目中的发色不够“健康向上” , 于是曾经表示“染发是对叛逆的最后一点坚持”的大张伟迅速认怂染了黑发 。
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文章插图

而在浙江卫视的另一档节目中 , 也有艺人因为一头粉色头发被全程打上瓢虫马赛克 。
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文章插图

对于这种行为 , 很多观众表示难以理解:
“艺人们的职业性质本就决定了他们的个人造型不会太过日常 , 染烫头发也是家常便饭 , 这也有必要整改吗?”
但与此同时 , “误导青少年”这块牌子又被支持者搬出来 , 以证明电视台的做法很有必要 。
从最初的“染发太早熟”到后来的“染发带坏青少年” , 对于染发的刻板印象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渐渐破除 , 反而不断“与时俱进” , 被固化加深 。
02染发是如何和“不良”挂钩的?
每当染发的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时 , 很多人会忍不住产生这样的疑问:染发为什么会成为不良的代名词?
一种普遍的说法是 , 因为影视剧中的不良少年往往会染发纹身 , 所以久而久之这些行为就成了观众眼中的一种负面符号 。
的确 , 在大量的影视剧中 , 那些成绩极差、酷爱打架的少年往往都会以一头扎眼的金发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
在日剧《我是大哥大》里 , 主角三桥在下决心转学成为一名不良少年之后 ,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理发店染了一头黄卷发 。
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文章插图

而电影《伯德小姐》里 , 女主角克里斯汀也是以一头粉发表达叛逆 。
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