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多多|被投诉的“动画人物染发”,是让谁看不惯了?( 四 )
文章插图
哪怕是与青少年无关的情境里 , 也可能有人会因为染头 , 毫无理由地被机遇拒之门外 。
依然可以有人义正言辞地为这种做法正名:面试本就有面试的规矩和礼仪 , 公司也有公司的喜好和规则 。
文章插图
但真正让人恐慌的 , 就是这种无迹可循的规则 。
原先那种特定语境下为下一代负责的想法 , 从真正的下一代身上辐射到了下一代身边的人 , 最终落到了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 。
可说白了 , 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烫发染发 , 选择什么样的风格都只是个人审美而已 , 它注定会随着潮流的改变呈现出各种或令人不解 , 或令人惊艳的变化 , 并在背后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 。
就像人们对待红极一时的杀马特那样 , 可以去评价他们的发色过于老气 , 他们的穿搭不合时宜 , 可实在不必去嘲笑他们的与众不同 , 更不该因为这种与众不同 , 就极力抹杀他们的存在 。
文章插图
如今人们谈起公共领域的各种审美禁忌 , 仿佛早已脱离了审美本身 , 而是极力用自己经久以来接受的价值观 , 去衡量这个时代出现的一切区别于主流的东西 。
就像“爱美”本该是纯粹的个人选择 , 可当人们试图去为它加上“适度”“过度”这样的限定词时 , 它就成了一件在舆论场上颇为趁手的兵器 。
使用它的人或许无意用它来一争高下 , 但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祭出它 , 便能立刻显示出一种极具震慑力的家长式权威 。
而如何定义这个度 , 又如何能保证个体自由意志的实现 , 就是主流舆论与个体永恒的角力 。
文章插图
对杀马特的绞杀 , 是因为不欢迎他们融入
这场较量注定在短时间内无法分出高低 , 但人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 主流的力量如此强大 , 几乎达到了不可战胜的地步 。
起初 , 混迹其中的人们自以为获得了免死金牌 , 在它创造的氛围里 , 追随者们产生了自己正定义主流的幻觉 。
可当无孔不入的主流意识试图把一切“非主流”都定义成不合时宜的叛逆时 , 那些处于主流边缘被“误伤”的人们才会意识到 , 自己拥有的大部分安全感 , 实际上被动且不堪一击 。
推荐阅读
- 朋友请听好第二季来袭,谢娜何炅再次合体趣事多多
- 央视春晚彩排:流量艺人多多,网友: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 《爸爸去哪儿》前两季萌娃近照曝光,黄磊的女儿多多已经16岁了
- 多多制作芝麻薄饼多妈赞,料足比买的好吃,网友:黄磊后继有人了
- 黄磊女儿多多被造谣,造谣者的良知哪去了
- 大湾仔的夜正式开业 哥哥们一个比一个绝 惊喜多多
- 郑恺投资的火锅店又被投诉,他却悄悄退出股东,网友:是巧合吗?
- 李维嘉房产多多不缺钱,节目打酱油只是表面现象,可为何接烂代言
- “爸爸去哪儿”播出6年,森碟跑向左,黄多多走向右
- 7年过去,“放养”的黄多多和“严管”的森碟,2人行为方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