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研读|明朝嘉靖年间江南名医陆岳用附子理中等多药配伍治疗寒湿泄泻案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 , 一案一故事 , 一医一人生 。
【名医简介】
陆岳(生卒年未详) , 字养愚 , 乌程(今湖州)人 。 少时习儒 , 后精于医学 , 明嘉靖中名重江南 , 远至闽粤 。 生平与董浔阳、茅鹿门、朱远斋最称莫逆 。 用药巧妙精当 , 每能起沉疴 , 愈顽疾 。 陆岳(陆养愚)晚年采古代名医方书精蕴 , 佐以临床经验 , 著成《红炉点雪》8卷 。

【古今医案研读|明朝嘉靖年间江南名医陆岳用附子理中等多药配伍治疗寒湿泄泻案】古今医案研读|明朝嘉靖年间江南名医陆岳用附子理中等多药配伍治疗寒湿泄泻案
本文插图

【医案】
陆岳用附子理中等多药配伍治疗寒湿泄泻案
陆养愚治许默庵 , 素有阳风症 , 常服寒凉之药 。 中年后阳风幸愈 , 致伤脾胃 , 因成泄泻之症 。 初时服胃苓汤一帖便愈 , 久之不效 。 近来四肢浮肿而厥 , 肚腹膨胀而鸣 , 面色萎黄而带青 , 身体苦冷而带热 。 诊之 , 左脉沉缓而迟 , 右脉沉弱而弦 。 曰:诸缓为湿 , 应泻而浮肿 。 诸迟为寒 , 应厥而苦冷 。 右弦为木乘土位 , 应腹胀而面青 。 沉者阳气不升也 , 弱者阴精不实也 。 脉色与症患相应 。 用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为君 , 以补其虚:炮姜、附子为臣 , 以温其寒;升麻、防风为佐 , 以升其阳;茯苓 , 泽泻为使 , 以胜其湿 。 十剂而诸症减又合八味丸向服而愈 。
本案引自(《续名医类案》) 。
【评析】
本案病人的泄泻病因与病机均极复杂 , 权宜之方虽有效但无远期疗效 。 陆氏参脉审证 , 分析得深入透彻 。 方药先以补中益气为主 , 温补肾阳为辅 , 待脾虚泻止之后 , 用八味丸与上方合用 , 温阳固本 , 因而使患者很快得到痊愈 。
【泄泻简介】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病症 , 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 , 其病因较多 , 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 , 均可导致泄泻 , 且病机复杂多变 , 常有兼夹或转化 , 但脾病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 。 临床辨证首先辨其虚实缓急 。 急性者多为实证 , 以寒湿、湿热、伤食泄泻多见;久两者以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多见 , 以虚证为主 。 治疗上总以运脾祛湿为主 。 暴泻应治以祛邪 , 风寒外束宜疏解 , 暑热侵袭宜清化 , 饮食积滞宜消导 , 水湿内盛宜分利 。 暴泻切忌骤用补涩 , 清热不可过用苦寒 。 久泻当以扶正为主 , 脾虚者宜健脾益气 , 肾虚者宜温肾固涩 , 肝旺脾弱者宜抑肝扶脾 , 虚实相兼者以补脾祛邪并施 , 久泻补虚不可纯用甘温 , 分利不宜太过 。 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常可引起腹泻 。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 , 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 , 如有收获 , 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 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 , 欢迎关注我@古今医案研读 ,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 , 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