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那些大夫们说过的话:
【内分泌疾病|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外科大夫常常会说:“鸭肉、鹅肉等性寒凉食物 , 多食易凝滞血脉 , 伤脾胃阳气 , 不利于外科疮疡等疾病的恢复 。 ”
皮肤科大夫常常会说:“湿疹、银屑病、皮炎等皮肤病 , 辛辣刺激、鱼肉海鲜、羊肉等 , 这些食物都不能吃 。 ”
肿瘤科大夫常常会说:“肿瘤晚期常常阴阳气血虚 , 病人常常会食补 , 但是海参不能吃 , 牛羊肉尽量少吃 , 发物一定要避免食用 。 ”
这些 , 就是大夫们口中的“发物” , 那么 , “发物”究竟是怎样一类食物呢?中医是如何认识发物的呢?
一、先讲一个关于发物的故事

内分泌疾病|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本文插图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 便加紧残害开国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 便加紧残害开国功臣 。 元帅徐达患了“发背” , 最忌吃鹅肉 , 朱元璋却别有用心地赐徐肥鹅一只 。 因鹅为发物 , 易动火发疮 , 徐达明知其恶意 , 但又不敢违君之命 , 只好当场吃下 。 不久 , 徐达“发背”扩散而亡 。
为什么呢?因为鹅肉性寒凉 , 中医理论中有“寒性收引”、“寒性凝滞”之说 , 而疮疡初起 , 多因气血壅滞肌肤或皮肤膜外 , 有的挟风挟湿 , 多食寒凉之物 , 一方面使邪气不易透达外出 , 甚至留邪内陷而加重病情;
另一方面寒凉之物易伤脾胃阳气 , 脾胃为生化之源 , 阳气受损致运化失健 , 气血生成不足 , 不利于疮疡后期创口的恢复 , 严重者难于生肌收口 , 创口延迟愈合 , 甚至会出现逆证 。
二、中医是如何认识发物的呢?

内分泌疾病|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本文插图

在中医的角度上认为 , 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 , 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 , 这就是食物的“食性” 。
如果不懂食性 , 那么对某些特殊体质的人或患者 , 食性就会诱发旧病 , 加重已发疾病 , 削弱药力 , 这是食物的“发性” , 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发物” 。
所谓“发” , 可以理解成“诱发、引发、助发” 。
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 , 体内存有“伏邪” , 如果吃了“发物” , 就可能诱发原有的慢性病 , 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 而如果体内没有“伏邪” , 身体健康 , 根据自己的体质适量吃些“发物”则是无害的 。
三、常见“发物”有哪些?

内分泌疾病|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本文插图

1
发热之物
指使人体产生火热性现象的食物 , 如葱、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温热、辛辣易助热上火的食物 。
这类发物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者不适合吃;对于结核病患者及伤口有炎症的人也不适合;发热口渴、大便秘结之人不宜食用 。
但对于寒性体质(即阳虚体质)者来说 , 吃这些发热的食物往往有驱寒益阳的作用 , 有助于驱除体内的寒气 。

内分泌疾病|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本文插图

2
发风之物
如海鲜、鱼、虾、蟹、鸡蛋、香椿芽鹅、等易使人生风、疾病扩散、加重皮肤病变(如荨麻疹、湿疹、丹毒、疮痈疔疖等)的食物 。
患有荨麻疹、湿疹、中风等疾病 , 或患有过敏疾病者不宜食用 。 另外 , 海鲜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发物 , 容易诱发疾病 。
不过 , 虾等海鲜对于不过敏的人来说 , 因其富含优质蛋白质 , 是良好的营养物质 。

内分泌疾病|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