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汉魏晋年间,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

_原题为 汉魏晋年间 , 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
原创 团队特邀作者 朝文社
名士|汉魏晋年间,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
文章图片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国风
【名士|汉魏晋年间,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310 , 阅读时间:约6分钟
先问一个比较“关公战秦琼”的问题:陶渊明和张飞能有什么关系?
答:他们之所以后来走向人生巅峰 , 都是被督邮逼的 。
督邮 , 是汉代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 。 督邮的权利很大 , 经常要代表太守巡视郡内属县的各个地方官是否称职 , 还可以案验刑狱 , 检核非法 。 本来是个挺好的差事 , 但是因为没有监督机制 , 权力就被从笼子里放出来了 , 所以有些干的就是贪赃枉法的事 。
比如 , 督邮刘云 。
陶渊明是晋代人 , 一生当中最后一次做官 , 是公元405年 。 做彭泽县令 。 忽然有一天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前来检察公务 。 刘云不是个好东西 , 以贪婪严酷而著称 。 每次巡视是假 , 索要贿赂是真 。 如果给他备好了礼物 , 伺候周全了就是最好 , 但如果稍有差池 , 那就必然会遭到栽赃陷害 。
陶渊明感慨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 ”意思是我怎能为了这五斗薪俸 , 就低声下气去向小人贿赂献殷勤 。 说完 , 挂冠归隐了 , 由此成就了一代大文学家 。
名士|汉魏晋年间,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
文章图片

其实陶渊明这样的做派是效仿了一位先贤 , 谁啊?赵晔 。
赵晔 , 是东汉人 , 有《吴越春秋》传世 。 《后汉书·赵晔传》里说 , 赵晔字长君 , 会稽山阴人 , 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人 , 年轻的时候做过山阴县的官吏 。 突然有一天 , 上级要求他去迎接督邮 。 结果半路上 , 赵晔就扔掉车马走了 。 从此 , 专心学问 , 著书立说 , 成了一代大学者 。
对比刚才这两段历史 , 您很容易发现 , 不论是陶渊明还是赵晔 , 都是被督邮给逼的 。
名士|汉魏晋年间,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
文章图片

如果以赵晔和陶渊明的为人 , 他们真的去迎接督邮会发生什么呢?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段描述 , 我们可以参考:
玄德和关、张二人安喜县中到任 。 署县事一月 , 与民秋毫无犯 , 民皆感化 。
名士|汉魏晋年间,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
文章图片

就是说刘备讨黄巾有功 , 被封了个安喜县的县尉 。 上任不久 , 督邮前来巡查 , 问刘备:“刘县尉是何出身?”
刘备说道:“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 , 大小三十余战 , 颇有微功 , 因得除今职” 。
督邮大喝:“汝诈称皇亲 , 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 , 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
刘备回来之后 , 侍从跟他说 , “督邮发怒是因为将军您没有贿赂给他 。 ”
刘备发愁了:“我与民秋毫无犯 , 那得财物与他!”
这下麻烦大了 , 督邮再也不见刘备 , 还抓了一批六七十岁的老人 , 强迫他们诬告刘备 , 他们不肯 , 于是督邮要打他们 。
名士|汉魏晋年间,为什么名士们都喜欢“怼督邮”
文章图片

张飞很生气 , 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 , 扯下柳条来打 , 打断了数根 。 后来 , 刘备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 , 带着两位义弟走了 。
这就是张飞鞭督邮的事 。 当然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记载说 , 教训督邮的不是张飞 , 而是刘备 。 “督邮以公事到县 , 先主求谒 , 不通 , 直入缚督邮 , 杖二百 , 弃官亡命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