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低风险地区中小学学生校园内无需戴口罩( 六 )


(二)教职员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 , 应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 , 学生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 , 教职员工应当及时告知医务室 , 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 , 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 。未设置医务室的学校 , 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 。
(三)教职员工或学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 学校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处置或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 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 , 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
(四)学校对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 , 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 。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 , 返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课证明 。
附件3
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
为指导托幼机构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压实托幼机构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 , 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 落实“四早”防控措施 , 精准防控 , 制定本技术方案 。
一、开园前
(一)制度要求 。
1.各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风险级别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情况作出科学开园的决定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家庭责任 , 安排好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 确保人员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制度落实到位 。师生严格按照托幼机构通知和安排有序返园 , 返园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境外师生未接到托幼机构通知一律不返园 , 新生不报到 , 入境后严格遵守当地规定 。
2.托幼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 全面负责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 。开园前必须做好应急演练 , 细化各项防控措施 。
3.托幼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 。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 。
4.托幼机构应当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 , 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形成教育与卫生健康部门合力 , 建立托幼机构与教育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 。
(二)保障要求 。
1.开园前应当对园内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 对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 , 对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间等各类生活、工作场所开窗通风 。
2.设立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 , 位置相对独立 , 设置提醒标识 , 应当有单独使用的卫生设施设备 , 配备专人负责 。
3.做好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剂、儿童口罩、手套、体温计、呕吐包、紫外线消毒灯等防疫物资的储备 , 洗手处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 。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 由专人负责托幼机构全面清洁消毒工作 。
4.托幼机构教师做好幼儿返园前14天每日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统计 , 与家长密切联系 , 向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报告 。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和幼儿健康状况 , 对全体教职员工等开展防疫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宣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