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奇约录 | 不割让照会:大清帝国灭亡前的纸面战争

_原题为 奇约录 | 不割让照会:大清帝国灭亡前的纸面战争
文 | 江隐龙
在共和国的历史时代划分体系中 ,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被定格在了第一次英中战争爆发的道光廿年(1840年) 。 这一场清帝国的“首败”被中国称为鸦片战争 , 鸦片源于战争的导火索;而在英国 , 这场战争被称为通商战争 , 通商则叙述了战争的目的 。 在大而弱的清帝国眼中 , “鸦片”一词包含着罪恶、侵略、强权与不公 , 同时也隐藏着一个古老文明在日渐衰落中的产生的排外耻感;而在大不列颠帝国眼中 , “通商”只是经济全球化中势必经历的一步 , 哪怕这一步要依靠剑与火的洗礼才能迈出 。
1689年至1815年间 , 英国通过第二次百年战争击败法国 , 在通向“日不落”的道路上可谓风头正劲 。 1689年是清康熙廿八年 , 也正是清俄《尼布楚界约》签订的那一年——在刚刚结束的雅克萨之战中 , 康熙大帝重挫了彼得大帝南下的野心 , 奠定了之后一个多世纪远东地图的版图;1815年是清嘉庆廿年 , 这一年清帝国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 , 却几近谶语的事 。
一件事是清廷定禁鸦片令 。 两广总督蒋攸铦疏陈《查禁鸦片烟章程》主张禁烟 , 后嘉庆帝下谕云:
“鸦片烟一项 , 流毒甚炽 , 多由夷船夹带而来 。 嗣后西洋货船至澳门时 , 自应按船查验 , 杜绝来源 。 至粤省行销鸦片烟 , 积弊已久 , 地方官皆有失察处分 。 恐伊等瞻顾因循 , 查拿不力 , 嗣后有拿获鸦片烟之案 , 除查明地方委员等 , 有得夫故纵情事应严参办理外 , 其仅止失察者 , 竟当概行宽免处分 。 至所请拿获兴贩烟斤 , 自二百斤至五千斤以上 , 分别纪录加级及送部引见 , 并军民人等拿获奖赏 , 以及诬良治罪之处 , 俱著照该督等所请办理 。 ”
这一谕令比虎门销烟早了两纪二十四年 , 清廷对鸦片之祸并非后知后觉 , 只是一道道谕旨策制并没有改变烟毒泛滥的现状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嘉庆帝在这一年下发的失败谕令 , 可以视为日后国内被强行打开的伏笔 。
南京条约|奇约录 | 不割让照会:大清帝国灭亡前的纸面战争
文章图片

李鸿章:“临事方知一死难 。 ”
而另一件事发生在国内之外 。 19世纪初 , 英国在基本平定了印度次大陆之后 , 兵锋直指廓尔喀 。 廓尔喀位于尼泊尔 , 同时也作为尼泊尔的别称之一被使用 , 而它还有另一个身份 , 便是清朝最后一个藩属国 。 太平天国之乱时 , 廓尔喀国王甚至还曾上书清廷协同剿匪——正是这样的一藩属国 , 在向清朝驻藏大臣请求支援军饷并出兵援救时 , 遭到了后者的严辞拒绝 。 孤立无援的廓尔喀无奈之下割地求和 , 并同意英国大使常驻加德满都 。 与《查禁鸦片烟章程》相对 , 嘉庆帝在廓尔喀战争中所表现的消极态度 , 可以视为东亚宗藩体系逐渐瓦解的伏笔 。
一内一外 , 两处清帝国衰亡的伏笔在嘉庆廿年的东南沿海与西南边陲同时写下 。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 , 拿破仑遭遇滑铁卢后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 , 伦敦即将成为世界的中心 。 二十五年之后 , 大英帝国与清帝国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 , 而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也终于在炮火中被戳破 。
战争与朝代更迭在中国历史上都不算稀罕事 , 然而清朝乃至于整个中国的历史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 正如李鸿章上《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时所述:
“臣窃惟欧洲诸国 , 百十年来 , 由印度而南洋 , 由南洋而中国 , 闯入边界腹地 , 凡前史所未载 , 亘古所末通 , 无不款关而求互市 。 我皇上如天之度 , 概与立约通商 , 以牢笼之 , 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 , 胥聚于中国 , 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 ”
变局变于何处?鸦片战争无非是一次外族入侵 , 历朝历代均有遭遇——真正“变”的是战争结束后签定的《南京条约》(时称《江宁条约》) 。 在《南京条约》之前 , 清俄也曾签订过《尼布楚界约》以及《布边斯奇界约》、《恰克图界约》、《色楞额界约》等条约 , 但《南京条约》却是有清一朝不平等条约的始作俑者 。 自此之后 , 清朝与东西列强共签订了数百份不平等条约 , 这些条约直到清朝灭亡 , 还依然有不少横行在中国大地上 。 这些条约是清帝国的国耻 , 但从另一方面讲 , 它们也是清末历史的万华镜 , 细致入微地投射出了一个动荡时代下混乱不堪的历史进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