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追求」地坛公园实拍:曾经的祭地之坛已少有历史的痕迹,但适合休闲游
天坛公园是到北京必去的景点 , 与之相对的地坛公园就显得冷清多了 。 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入选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 , 相信不少也是通过这篇课文知道有个地坛公园 。 其实我这次去地坛公园完全因为一个契机——8月12日一场大雨 , 第二天北京市许多公园都关闭了 。 恰巧家人来北京游玩 , 查到地坛公园营业且不需要提前预约门票 , 于是直接前往 。【「心灵的追求」地坛公园实拍:曾经的祭地之坛已少有历史的痕迹,但适合休闲游】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 , 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 始建于明代嘉靖9年(即1530年) , 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 。 地坛有东西南北方向四个门 , 其中西门近安定门地铁站 , 南门近雍和宫地铁站 , 因为祭坛的方位坐北朝南 , 所以南门是正门 。 我从柳芳乘坐公交到地坛 , 也正好是从南门进入的 。
一场大雨过后 , 天气格外晴朗 。 朱红的墙和门配金色的门钉 , 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皇气十足 。 公园门票价格2元 , 地坛跟天坛一样 , 也是园中园格局 , 内园还需要另买门票 , 票价5元 。 作为一个4A级景点 , 门票不贵 。 其实北京的景点门票相对来说都不算贵 , 而且大多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文物 。 反观国内其他地方 , 有的景点只是一座山或一个水塘 , 啥都没有敢收几十上百元的门票 , 就是坑人没商量 。
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柏树 , 有几棵老树的树龄在400年以上 , 同园子一起见证了岁月更迭 。 想来当年一位青年坐着轮椅从它们旁边经过时 , 它们也就默默地看着 , 如今斯人已逝 , 数十年的光阴对于古树来说却不过是一瞬 。 走在树荫下 , 立刻感受到一片清凉 , 是“秋老虎”暑热中难得的舒服 , 当时脑海里只有一个词——古柏清幽 。
在柏树林的边上 , 栽植着一些荷花 。 园中没有大的池塘 , 荷花都是种在花盆里的 。 虽从景观的角度来看稍显刻意 , 但若只有柏树 , 可能也会让人觉得单调吧 , 而且种在盆里的荷花方便游客近距离拍照 , 这么一想也挺好 。
沿着路继续往里走能看到灰鸽群 , 鸽子都不怕人 。 在公园里看到鸽群 ,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拿食物去喂它们 , 一般周围也恰巧会有个卖鸽食的摊点 , 我四处看了一圈却没找到 。 后来才看到提示牌 , 受疫情影响 , 不建议游人投喂鸽子 , 又发现了公园管理处有固定的投食点 , 觉得这种管理方式挺好 。
前面提到公园门票不含内园 , 内园含方泽坛和皇祇(qí)室两个景点 。 如今的牌楼都为后期复建 , 看起来倒是很大气 , 但已经没有历史的痕迹 。 拾级而上 , 坛上有一个祭祀用的青铜鼎 , 也是后期复制品 , 没有文物价值 。 不过站在坛上 , 环视四方还能感受到当年帝王的威严 。
推荐阅读
- 曹操父子曾三人都追求过甄妃 曾让父子反目
- 蒋介石为追求15岁陈洁如 发誓若负心罚他死海岛
- 明清两代女子追求性感的方式 是病态还是艺术?
- 过度追求性解放的公主 母女共享男宠
- 贞观之治背后的价值追求 人口增长已经成了要务
- 屌丝司马相如如何用计追求白富美少妇卓文君?
- 追求享受的奢侈风为何能席卷整个北宋王朝?
- 王莽追求时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染发的皇帝
- 最早股民蒋介石 炒股为何成其一生的心灵伤疤
- 西游记 一部浓缩了四个男人理想与追求的巨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