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鉴赏|亚洲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越南彩绘瓷( 四 )
另有一件高足果盘 , 饰有一对蹲坐的神鸟迦楼罗〔图十六〕 , 证明了历史上越南彩绘瓷器进入了印尼穆斯林市场 。 根据嘉里-阮隆的说法 , 这件罕见的果盘由卡洛琳黄(Carolyn Oei, 1916-1999)在东爪哇苏拉威西岛地区收集 , 她是王阪湾(Ong Bian Wan)和罗平良(Lauw Ping Nio)的长女 。 这件大盘是苏拉威西岛富裕家庭的祖传宝物之一 。
文章图片
〔图十六〕莲纹开光高足盘 高26.2厘米
除形状和纹饰特征外 , 盘足部的迦楼罗形象同样值得重视 。 迦楼罗是印度教文化中的神鸟 , 以半人半鸟的猛禽形象出现 , 人首三目 , 嘴如鹰喙 。 由于统治王朝的印度教信仰 , 迦楼罗神话曾流行于巴厘岛和爪哇岛 。 神话中迦楼罗象征着创造力、知识、勇敢以及忠诚 。 作为毗湿奴的坐骑 , 迦楼罗还象征着维持宇宙秩序的力量 。 通过与占婆王国的交往 , 迦楼罗的形象被引入大越 , 自李朝起迅速融入越南北部的佛寺中 。 这件果盘足部的迦楼罗纹饰, 类似于李朝佛迹寺(越南北宁省)佛塔角部构件 , 以及陈朝大师寺(河内)及筲寺(越南安沛省)祭台下刻画的迦楼罗形象 。
这类细腰果盘或高足花口盘 , 通常用于盛放水果 , 置于祭祖供桌或佛教寺庙的供台之上 , 与如今我们常见的供盘相仿 。 换言之 , 这类盘是专用于仪轨设祭的特殊用具 。 越南国内和升龙皇城的发掘中未见这类盘 , 但却出现在会安沉船及印尼群岛遗址中 , 表明这类细腰高足盘是订制品 , 主要用于出口 。
会安沉船同样出水一件细腰高足果盘(高26厘米 , 口径34.5厘米) , 由胡志明市著名收藏家阮文同收藏 。 这件珍品浮槎远渡 , 可能销往印尼 。 盘身几乎没有瑕疵 , 其内底以逼真的手法生动再现了楼阁、码头、人物和鸟兽等意象 。 青花斗彩与描金相得益彰 , 可见其在这批外销货物中的突出地位 。 根据铭文 , 这件盘的年代在黎圣宗洪德年间前后(1460-1497) , 即15世纪末 , 越南黎初朝时期 。 这也是笔者在拙作《越南青花瓷》(G?m hoa lam Vi?t Nam)一书中提及会安沉船年代的依据 。
该瓷盘内底纹饰值得留意 , 描绘了三座楼阁 , 是对黎初朝时期越南建筑形态的写照 。 首先 , 由于这一时期的建筑实物已经不存 , 历史文献中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相关绘画或文字记载 , 因此 , 盘内底纹饰是了解越南黎初朝建筑形态的罕见资料 。 其次 , 装饰图案中描绘了船只络绎不绝的码头 , 周围群山环绕起伏 , 让人联想到曾经繁华的云屯港(Van ??n) , 这一著名商埠位于越南广宁省 , 距升龙皇城约200公里 , 李朝时期(1149)由朝廷下令修建 , 是越南与海外各地开展国际贸易的首要港口 。 此外 , 有人认为画中的船只符合印尼爪哇岛商船的特点 。
如果上述论断无误 , 则从这件大盘传达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 。 第一 , 它记录了黎初朝时期在云屯商港进行的一次贸易活动;第二 , 它反映了外国商船抵达云屯商港的情形 , 这艘船可能是15世纪的印尼商船 。 这两个内容有助于重新认识历史上越南的外贸政策和状况 。
此前 , 历史学家常认为黎圣宗时期是越南儒家制度盛行的阶段 , 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下 , 海外贸易受到压制 , 发展并不顺利 。 但过去数十年来越南出口陶瓷器的发现 , 足以证明在15世纪越南黎初朝鼎盛时期对外贸易活动十分繁荣:从会安沉船(越南广南省)、菲律宾潘达南沉船(Panandan)、印尼布兰那堪(Blanakan)到泰国卡兰大岛(Ko Khram)和西昌岛(Ko Si Chang)以及在印尼、菲律宾、日本、老挝、柬埔寨、埃及等国出土的越南陶瓷器 , 都可以作为越南对外贸易的证据 。 此前在讨论越南黎初朝对外贸易的海上陶瓷之路时 , 笔者曾大致分析了这一问题 , 尤其是越南陶瓷与中国陶瓷的市场状况 , 类似于江户时代(约1650-1690)日本肥前陶瓷与中国陶瓷的竞争格局 。
推荐阅读
- 满满一大盘子肉!全红婵胃口大开吃得香,1周胖3斤让教练着急了
- 出品《给你,我的新名片》李冰冰季第三期将播,探访亚洲象之旅即将开启
- 《给你,我的新名片》李冰冰探访亚洲象之旅即将开启
- 16岁和李健擦肩,18岁问鼎《好声音》,单依纯已经比肩亚洲天后?
- “国民歌王”华晨宇和“亚洲天王巨星”谢霆锋出现在武汉街头
- 最漂亮的女主持人是谁,她是亚洲首位获得金皇冠奖的主持!
- 「亚洲版」迪士尼公主名单曝光!网推「张钧宁」演贝儿小美人鱼演员被赞爆
- 集各种狗血于一体的《半暖时光》定档江苏,能否挽救0.3的大盘?
- “亚洲最丑女星”吴莫愁的悲催,和她消失三年的真相
- 肖战荣登亚洲第一屏,这些小细节暗藏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