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古代没有“蚂蚁”,老百姓如何借钱呢?
_原题为 古代没有“蚂蚁” , 老百姓如何借钱呢?
最近 , 功守道宗师被政府约谈了 , 同时上交所发布暂缓蚂蚁上市的决定 。 从蚂蚁这些年来服务的比例来看 , 只有20%是服务小微企业 , 80%全是消费信贷 。 如果从好的方面来看 , 蚂蚁建构了一个针对民众的金融服务体系 , 给很多人 , 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暂缓燃眉之急的渠道 。
一钱难倒英雄汉 , 正是因为蚂蚁的存在 , 才使得很多手边寸头紧缺的人不用去找民间的高利贷 。 这是蚂蚁的贡献 。 但是 , 有贡献不代表就能飘 , 飘得越高 , 有可能摔得越惨 。 那么 , 在没有“蚂蚁”的古代 , 中国人都从哪里借钱呢?
01
春秋战国:借贷开始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 , 各国间国际贸易频繁 , 工商业迅速发展 , 民间开始出现借贷行为 , 譬如《国语·晋语》中记载 , 叔向去见朋友韩宣子 , 宣子说自己是一个没有钱的打工人 , 日子过得很郁闷 , 叔向反而向他道贺 , 所说的理由中就有“假贷居贿”之语 。
到了战国 , 借贷行为更加普遍 。 齐桓公曾对管仲说 , 他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 办法是向富商大贾和高利贷者征收赋税 , 来帮助贫民和农夫维持农事 。 这种向富人收重税的思想 , 跟现在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一模一样 。 管仲便建议齐桓公先派人去民间做调查 , 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调查的结果是 , 南方地区的高利贷者多的放债有一千万 , 少的有六、七百万 。 他们放债 , 利息相当百分之五十 。 那里借债的贫民有八百多家;东方地区的高利贷者多的放债有五千钟粮食 , 少的有三千钟 。 他们放债 , 借出一钟粮食 , 收利五釜 。 那里借债的贫民有八、九百家;北方地区的高利贷者 , 多的放债有一千万 , 少的有六、七百万 。 他们放债 , 利息相当百分之二十 。 那里借债的贫民有九百多家;上述所有高利贷者 , 共放债三千万钱 , 三千万钟左右的粮食 , 借债贫民达三千多家 。
由此可见 , 在当时的民间 , 借贷行为是何等的普遍 。 而且这些借贷还都是高利贷 , 最低的利率都有百分之二十 , 而我国目前一年期贷款的利率 , 如果超过17.4%就是高利贷了 。
高利贷导致富的人越来越富 , 穷的人越来越穷 , 甚至出现“行贷而食人”的事情 。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 很多国家自然要进行金融监管 , 比如秦国就有“府中公金钱 , 私贷用之 , 与盗同罪”的规定 , 就是不允许民间私自放贷 。 秦律同时又有规定 , 如果百姓借贷不能按期归还的 , 就必须服役抵债 。 劳役任务非常沉重 , 你想想整天在长城上搬砖能轻松吗?这等于是禁止民众借钱 , 彻底断绝高利贷者割韭菜的期望 。
当然 , 这种重农抑商的政策 , 还有着军国主义的目的 , 那就是“入使民属于农 , 出使民壹于战” , 服从各国的争霸战争 。
文章图片
02
秦汉:卖身也能借到钱
春秋战国之后 , 中国进入秦汉大一统的时代 。
刘邦刚刚建立大汉王朝时 , 社会经济还很残破 , 很多农民急需用钱的时候 , 比如要向官府缴纳赋税 , 他们只得将手中的粮食以半价卖出 , 而没有粮食等作物的人只能去找民间小额贷款 , 他们往往被索取成倍的利息 。 晁错在《论贵粟论》中就说“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 亡者 , 取倍称之息“ 。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恢复 , 工商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 商业的兴盛 , 必然会带来民间借贷的盛行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庶民农工商贾 , 率亦岁万息二千 , 百万之家则二十万” , 说明当时的民间 , 不论贫富 , 都喜欢贷款给别人 , 以此获取暴利——“子贷金钱千贯……此亦比千乘之家” 。 这种20%年息的民间借贷 , 可以让一些平民摆脱社畜的生活 。
推荐阅读
- 火箭少女中谁的存在感最低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第六名和第七名
- 王力宏给儿子取名只有5笔,没有1笔是弯的,网友:不愧是才子
- 央视春晚魔术师邓男子回应:《迎春纳福》没有托
- 终于有人接住朱广权的段子了!网友:今天怎么没有手语老师
- 2021《好声音》首期登场六位学员,没有一个是素人,全都大有!
- 《朋友请听好2》开播:易烊千玺缺席了第一期,好像又没有缺席
- 狼队回顾挑战者杯,妖刀直言fly没有达到顶峰,fly称自己不自信了
- 三胞胎:人都是片面地看别人,但没有人是片面地活着 从段子到段子
- 曾是《星光大道》总冠军,因顶撞巫启贤惨遭封杀,至今没有消息
- 《长津湖》的惊喜,综艺达人李晨再演军人,演技有没有获得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