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淝水之战:百万大军的诅咒( 八 )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提出过相似的看法:“团结一致、充满兄弟情谊、经过千锤百炼、打上战斗烙印的老兵与那些自负虚荣、只靠军队细则和操练拼凑起来的正规军不可同日而语 , 这一点我们必须非常注意 。 ”
这可能才是北府兵战斗力强的终极奥秘 , 也是前秦骑兵无法奈何北府兵的关键所在 。 当对面的铁骑带着死亡的气息高速冲击而来 , 你这边的军队能够不溃散、稳得住 , 在伤亡率达到10%以上时仍然以正常的士气和纪律作战 , 这样的军队就可以称得上强军 , 军队的将领就可以称得上名将 。
第二 , 尽管苻坚开口闭口“铁骑” , 但前秦骑兵并不以“甲骑具装”著称 。 前秦骑兵的确不乏骄人的战绩 , 如354年桓温北伐前秦时 , 皇子苻生率领少数骑兵冲入桓温的步兵军阵中 , 前后斩将夺旗十余次 , 晋军为之胆裂 , 从此丧失了和前秦军大规模野战的勇气 。 但淝水之战后 , 东晋豫州刺史桓伊所部曾俘获了秦军丢弃的大量“人马器铠” , 多数都已经残损破坏 , 经过数年修补 , 却仅拼凑出马铠一百具 , 如《南北战争三百年》所说 , 桓伊所部只能收集到如此少的马铠 , “说明秦军中具装骑兵所占的数量也不多” 。
事实上 , 在东晋十六国时代 , 最以“甲骑具装”重骑兵闻名的是鲜卑人 。 如《中国古兵二十讲》所说 , 在记述当时战争史的文献中 , 常可查到鲜卑重装骑兵的踪影 , 后秦第二位皇帝姚兴曾在一次击败鲜卑骑兵后“收铠马六万匹” , 可见重装骑兵已是鲜卑人作战的主要兵种 。 我们熟悉的“甲骑具装”战例也大多和鲜卑人有关 , 这一趋势在北魏时代更是走向了巅峰 , 北魏孝文帝亲征南方时曾有“铁骑为群 , 前后相接”的盛大景象 。
第三 , 针对北方政权的骑兵优势 , 特别是重骑兵的冲击战术 , 东晋政权在马匹、骑兵不足的情况下 , 也开始研发一些针对性的“以步制骑”战术 。 这在“未经决战”的淝水之战中尚不明显 , 但在淝水之战前后东晋的一些战例中 , 已较为突出 。
重骑兵创建的直接目的就是对付轻骑兵难以穿透的步兵密集结阵 , 所谓“披坚执锐冲坚阵” , 而对于北方民族的重骑兵 , 东晋“以步制骑”最直接且最有效的应对就是:进一步强化军阵的强度 , 强化到让重骑兵不得不付出重大伤亡才有可能突破的地步 , 而这样的战场交换比对组建训练成本更低的步兵显然是更为划算的 。
怎么强化?东晋的答案是“车阵” 。 这个车和春秋时代的“战车”并不同 , 战车是进攻型武器 , 需要马匹拉动 , 而“车阵”用的是步兵后勤运输用的“大车” , 是防御型武器 , 说白了 , 就是防御骑兵冲击用的 。 东晋“车阵”的集大成者是刘裕 , 他在北伐时曾用两千步兵组成的却月阵大败三万北魏重骑兵 , 这成为他军事生涯惊才绝艳的封神之战 。 而却月阵的精髓有三点:其一 , 阵型 , 两端临河 , 中间距河百步 , 总体呈弯月状的弧形 , 有效防止了北魏重骑兵从背后的迂回冲击 , 万一不支 , 还可以撤到接应的战船上;其二 , 大车 , 百辆大车连接呈弧形排列 , 每车配属二十七名士兵、强弩一张 , 并在车辕上树立大盾牌 , 防止北魏重骑兵冲入阵中;其三 , 车载强弩 , 在战斗后期 , 刘裕军甚至用上了截短的槊 , 用大锤锤击 , 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北魏骑兵 , 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 , 所以北魏重骑越向前冲击 , 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惨烈 , “一时奔溃 , 死者相积” 。
事实上 , 尽管战车在战国中后期就丧失了战争主力军的地位 , 但广义上的战车始终没有完全淡出中国战争史 , 在某些历史时段还有相当夺目的表现 。 在刘裕的却月阵之前 , 还有卫青在漠北之战中为防御匈奴骑兵冲击而“令武刚车自环为营” , 以及李陵率领五千步兵被数万匈奴骑兵包围后的“以大车为营”;如果说却月阵算是战车的一个小插曲的话 , 战车在明代中后期则又迎来一次新的高潮 , 戚继光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冲击力 , 用战车升级了抗倭战争中的鸳鸯阵;甚至努尔哈赤为了对付明军的火器 , 也创设了一种叫“楯车”的战车 。
推荐阅读
- 她自称是“仙术”继承者?红莲不服,《金铲铲之战》青春赛打响
- 荧屏开启“跨年档”收视之战,谁将成为大赢家?
- 《跑男》收官之战,有种回归巅峰的感觉,他堪称最佳“气氛担当”
- 《冬日暖央young》打响雪之战,小撒“抠出二室一厅”
- 奔跑吧收官之战公布海报,大家一起挥拳,只有李晨和宋雨琦很特殊
- 收官之战果然不同凡响!杨超越的打扮很潮,灵儿的薄纱黑裙更完美
- 火热的《我们的歌》收官之战,薛之谦却给人敲“警钟”?别有深意
- 全明星赛年度收官之战!大结局好热闹,杨超越和许君聪首次登场
- 拳头:《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正制作中,但不会在明年上线
- LOL《双城之战》第二季预告公开!金克丝挑衅蔚,狼人成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