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血去,百病消!活血化瘀分“缓急”,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荐方!


活血化瘀只知道三七?其实不止三七 , 有更多的理血方药期待您的探索 。
本文重点向大家介绍祛瘀剂对于缓证急证的灵活化用 , 看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师如何总结——
|淤血去,百病消!活血化瘀分“缓急”,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荐方!
本文插图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最基本的祛瘀药是:三七、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 。 应用时可依据病情的缓急 , 选药处方 。
缓慢的证候 , 如妇女经行量少 , 或产后恶露下行不畅 , 血瘀腹痛 , 均宜和血化瘀 , 可用四物汤加减 。
急迫的证候 , 如产妇腹中有干血 , 疼痛甚急拒按 , 大便不通 , 脉实有力 , 或跌打损伤 , 内有瘀血疼痛不能转侧 , 二便闭涩 , 或因内有瘀血 , 胸痛吐血 , 均宜攻下逐瘀 , 如桃仁承气汤和下瘀血汤 。
【|淤血去,百病消!活血化瘀分“缓急”,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荐方!】
|淤血去,百病消!活血化瘀分“缓急”,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荐方!
本文插图

缓证代表方——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芎 ,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 血中瘀滞用桃红
|淤血去,百病消!活血化瘀分“缓急”,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荐方!
本文插图

【来源】《医林改错》 。
【药物】赤芍三钱 , 川芎二钱 , 当归尾三钱 , 地龙(去土)三钱 , 黄芪四两(可先用一至二两 , 效不显再逐加) , 桃仁三钱 , 红花二钱 。
【用法】水煎两次 , 分服 。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 , 愈后还应继续服用 , 以巩固疗效 , 防止复发 , 王氏谓“若服此方愈后 , 药不可断 , 或隔三五日吃一副 , 或七八日吃一副 , 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证” 。
【功效】补气阳 , 化瘀滞 , 通络脉 。
【方义】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 。 方中重用黄芪 , 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 , 瘀去络通 , 为君药 。 以大剂补气药配以少量活血通络之品(黄芪3倍于行血药之总量) , 使气旺血行以治本 , 祛瘀通络以治标 , 标本兼顾 , 且补气而不壅滞 , 活血而不伤正合而用之 , 则气旺、血行、瘀消、络通 , 诸症向愈 。
|淤血去,百病消!活血化瘀分“缓急”,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荐方!
本文插图

急证代表方——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五般奇 , 甘草硝黄并桂枝
热结膀胱小腹胀 , 如狂蓄血最相宜
【来源】《伤寒论》 。
【药物】大黄四两(三钱) ,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三钱) , 桂枝(去皮)二两(一钱半) , 炙甘草二两(一钱半) , 芒硝二两(二钱)(冲化) 。
【用法】水煎 , 分两次服 。
【功效】破血下瘀 , 通便去实 。
|淤血去,百病消!活血化瘀分“缓急”,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荐方!
本文插图

【方义】本方用调胃承气汤润燥软坚 , 荡涤肠胃;用桃仁、桂枝通血脉 , 破瘀血 。 两药在大黄的配合之下 , 具有较强的破血下瘀的功能 。 因为大黄生用 , 既能泄热实 , 又可下瘀血 。 本方具有通便泻实 , 破除蓄瘀的作用 。 此外血瘀上逆(呕吐紫血) , 上部瘀血(面红目赤)的病证 , 也常常应用 , 不但取其破瘀 , 而更借其泻下之功 , 引导身半以上的瘀血下行 , 以平降上逆的血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