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年前这个大会,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却为何改变了中国命运?
_原题为 百年前这个大会 , 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 , 却为何改变了中国命运?
文章图片
厚重的文物库房门被推开 , “啪——”灯亮了 。
一个牛皮纸袋从藏品柜中拿出 , 戴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取出一张册页 , 上书“作始也简 , 将毕也钜” , 落款为“董必武 一九五六年二月” 。
这幅字是国家一级文物 , 是董必武来上海时为中共一大会址所题 。 原文出自《庄子》“其作始也简 , 其将毕也必巨” , 意为有些事情开始极其微小 , 后来逐步发展壮大 , 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 。
文章图片
1956年春节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题词(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供图)
此时 , 距离董必武参加一大会议已经过去35年 , 新中国成立也已5年有余 , 当年立下的“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理想已经实现 , “废除资本私有制”马上就要完成 ,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航程即将展开 。 回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发源之地 , 董必武感慨万千 。
故事 , 要从百年前风云际会的上海讲起 。
“相约建党”
“不出三五年 , 上海劳动界 , 必定能够演出惊天动地打倒资本制度的事业来的”
1920年2月中旬 , 上海十六铺码头 , 一艘外国轮船上走下一名中年男子 。 他就是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 。
在上海 , 陈独秀从他最熟悉的教育和宣传做起 , 行程密集 。 2月29日 , 他应江苏省教育会之邀演讲教育问题;3月2日 , 应邀出席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并发表《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讲……
此时他的心中 , 还藏着一件重要的事 。 在从北京南下途中 , 李大钊亲自送至天津 。 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 在一辆不起眼的骡车里聊了一路 , 从对思想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 谈到在中国建立共产党 , 留下了一段“南陈北李 , 相约建党”的佳话 。
陈独秀南下上海 , 是为避开北洋政府监视 , 更重要的是 , 这里有他的工作对象 。 数据显示 , 1919年上海工人总数达51万 , 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 。 而严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 锻造了上海工人阶级很强的反抗性;近代企业的集中生产 , 又培养了上海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
经历过北京五四学生运动的陈独秀 , 已然发现“仅有学界运动 , 其力实嫌薄弱 , 此至足太息者也” , “六三大罢工”更让他看到了上海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 。
文章图片
1920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
在上海 , 陈独秀重编《新青年》 , 很快聚集起一批将民族危亡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 。 李汉俊、陈望道、沈雁冰、邵力子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 。 上海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中心 。 俄共(布)代表刘江在报告上海之行时说:“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 , 那里可以公开从事宣传活动 。 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 , 出版300多种出版物 , 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 ”
这些知识分子脱下长衫 , 换上短装 , 开始有意识地在工人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 面对码头工人 , 陈独秀发表《劳动者底觉悟》演说 , “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 , 最贵重” , 并主持创办宣扬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劳动界》 。 李汉俊等人深入工人队伍中宣传 , 先后发起成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 。
推荐阅读
- 5个艺人新年晒房子!黄奕在别墅炒米糕,吴尊一家在上海租房过年
- 王一博新电影花絮来了,一开口就讲上海话,十足的代入感!
- 10年前“宁在宝马里哭,不在单车后笑”的马诺,现在坐上宝马没?
- “武林”高手登上“上海之巅”,春晚这一幕刷屏!更多幕后故事
- 谢霆锋回忆8年前,头一次见到的华晨宇,和现在根本就是两个人
- 黄磊对陈数说:敢不敢和我制造点绯闻?陈数:好啊,我还怕你这个
- 全程都在叫妈妈,关晓彤胆子原来这么小?这个节目还有一个大问题
- 卫视春晚各显神通:湖南江苏上海拼明星,山东请周涛河南有王一博
- 《环游记3》范丞丞合照拍出名场面!全网拍不到杨洋的原因是这个
-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个故事经过这么多年,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