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 网贷行业有望告别野蛮生长
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拟出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
网贷行业有望告别野蛮生长
● 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 统一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 , 中国银保监会日前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对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将向银行监管看齐 , 有利于防范小额贷款公司跨区经营带来的底层风险 , 改善此前不同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监管洼地”的局面
● 准入门槛的提高会导致整个网络小额贷款市场总规模的增速放缓 , 这意味着申请全国性业务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将更难
靴子即将落地 , 国内首部关于网络小额贷款的监管办法终于来了!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 统一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 , 中国银保监会日前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据了解 , 《征求意见稿》拟明确监管主体 , 并对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风控体系、单户上限、信息披露等问题作出详细规范 。 同时 , 划定了限制跨省展业、联合贷款出资不低于30%等若干红线 , 加大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
其中 , 关于“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 , 注册资本将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及网络小额贷款“在单笔联合贷中的出资比例不低于30%”等监管要求 , 则成为讨论的焦点 。
【法治日报|网贷行业有望告别野蛮生长】 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意味着对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将向银行监管看齐 , 有利于防范小额贷款公司跨区经营带来的底层风险 , 改善此前不同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监管洼地”的局面 , 提升网络小额贷款的整体门槛 , 对打击投机炒作、监管套利等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
金融创新持续升级
网贷业务监管滞后
近年来 , 随着我国金融创新持续升级 , 在科技领域出现了大量涉足网络小额贷款的互联网公司 。 与此同时 , 不少科技公司也开办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 甚至还创造了品类繁多的贷款产品 , 在解决普惠金融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在互联网借贷远未兴起的年代 , 未被银行系统满足的居民、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庞大 , 加上政策支持 , 社会形象好 , 小额贷款公司以每年新增超过1000家的速度出现 。
关于“网络小额贷款”这一经营资质的源头 , 可以追溯到2015年十部委下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该意见规定 , 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 , 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 。 在功能定位方面 ,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网络小额贷款应当遵循小额、分散的原则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 , 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 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发挥网络小额贷款的渠道和成本优势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凭借场景、流量、数据和全国展业的优势 , 通过助贷和联合贷款让互联网贷款“屡创新高” 。 为了规范互联网贷款的发展 , 业界一直呼吁制订全国性的网络小额贷款监管办法 。
“网络小额贷款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合不合规的问题 , 有一些打监管擦边球的联合贷款业务是非常突出的 。 同时 , 规模快速扩张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看来 , 网络小额贷款牌照同样值得关注 , “特别是网络这种全国铺点的跨区域经营模式 , 规模上扩张特别快 , 会造成涉众群体比较多 , 可能会伴随着一些个人杠杆的上升 , 或者一些负面事件的出现” 。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小额贷款模式 , 客户空间很大 , 其不用局限于某个区域 , 而对客户的筛选和甄别 , 各个公司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 “鉴别不了客户的信用 , 那么只能采取其他方式 。 如果说没有科技含量的公司 , 就会采取一些高利贷或者是一些恶性的催收 , 容易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出现 。 ”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认为 , 原本由大量地方政府批复的网络小额贷款 , 在事实上大多都有跨省域经营的问题 。 对于网络小额贷款行业 , 未来三年需要经历整顿 。
推荐阅读
- 广州日报 利润承压 可口可乐先涨价后卖酒
- 大盘 一个小散的基金日报(万元小仓) 2021-06-03
- 证券日报 华为“鸿蒙大军”启航:倡导万物互联 构建智能生态新秩序
- 证券日报 集运行业大周期高点将至 业内人士称7月份运价或迎来峰值
- 证券日报 高利润医美业揭秘:上游“躺赚” 中下游“吃土”
- 证券日报 华为“软硬兼施” 鸿蒙“破壁而出”
- 证券日报 支付清算协会约谈7家机构 年内16家被“退群”
- 证券日报 发改委系统二季度密集调研 推进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等工作
- 证券日报 今日视点:交易所年内发出1123份问询函 上市公司如何领会“知识点”
- 证券日报 最严券业研报规范发布满一年:用“研值”传递价值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