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患者贴膜处皮肤重度过敏,如何处理?
导语
PICC , 又称“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 是由生物相容性材料组成的静脉导管通路装置 , 是经外周静脉置入(大多数情况下在上肢静脉) , 导管到达“中心”位置 , 即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之间的过渡区 。 由于上腔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 , 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等 , 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
病情介绍
患者黄某某 , 男 , 56岁 , 诊断胃癌伴肺转移 , 因化疗需要PICC置管 。 2020年3月11日于右臂贵要静脉经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 , 置管过程顺利 , 患者无不适症状 。
置管3个月 , 已化疗3个周期 。 于6月份治疗间隙期 , 透明贴膜下皮肤出现散在红疹 , 局部皮肤瘙痒明显 , 于当地医院更换贴膜 。 6月9日贴膜覆盖处瘙痒明显伴疼痛 , 影响睡眠 , 穿刺点伴少量脓液 , 遂来我院就诊 。 皮疹红斑面积10 cmX12 cm , 经评估 , 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的临床分级为重度 。
本文插图
图 1
6月9日来我院就诊时皮肤状况图
处理
1.消毒:
(1)75%酒精和0.2%复合碘消毒 ,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置管处皮肤3遍 , 上下范围达20 cm , 两侧至臂缘 , 完全待干 。 (2)之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 减少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 , 再次待干 。 (3)待干后 , 用无菌方式涂抹卤米松乳膏(注意避开穿刺点 , 用无菌棉签轻轻涂抹厚厚一层乳膏 , 以利吸收);穿刺点应用百多邦软膏涂抹 , 控制感染 。
【PICC置管患者贴膜处皮肤重度过敏,如何处理?】2.导管固定装置固定:
预防导管滑脱 。
3.纱布覆盖:
用无菌纱布将红疹及渗出处覆盖 , 用弹力绷带缠绕固定 。
4.注意无菌操作:
在使用卤米松乳膏及纱布时需要注意防止感染 , 避免血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可给予患者穿刺点培养 , 观察有无管路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本文插图
01
本文插图
02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03
图 2
6月9日维护过程图
转归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图3
6月10日—6月13日皮肤好转过程图换药频率为每天1次 , 4天后患者局部皮疹全部消退 , 效果明显 。 改用水胶体透明贴 , 直到7月10日疗程全部结束 , 拔管 。
发生贴膜过敏原因
PICC置管后透明贴膜引起的过敏多发生于春夏季节 , 主要原因是由于过敏体质、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汗液和残留在皮肤的消毒液的刺激 , 尤其是消毒后残留在皮肤的碘离子 , 再加上春夏季节天气潮热和透明贴膜的透气性差 , 导致粘贴透明敷贴处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刺激的环境 , 从而引发了皮肤的一系列变态反应 。
护理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 , 分析PICC导管引起过敏的原因 , 总结处理方法 , 有效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 , 减轻患者痛苦 , 提高PICC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经验与体会
1.对于贴膜严重过敏的患者 , 维护时选用合适的消毒液 , 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充分待干 , 必要时可增加维护次数 , 避免汗液和残留于皮肤上的消毒液混合刺激皮肤 。
2.选用低敏性敷料(HP透明贴膜、IV3000高通透性透明敷料等) , 保持皮肤干燥透气;采用水胶体敷料用于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固定 , 可有效减少局部皮肤的过敏;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涂 , 再敷HP透明贴膜 , 可降低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 。
3.指导患者避免高温下户外活动、用手抓挠局部 , 贴膜被汗液浸湿或出现瘙痒、红斑等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早到医院进行处理 , 以免加重皮肤过敏 。
推荐阅读
- 胆囊息肉患者能吃虾吗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血压高患者能吃榴莲吗
- 湿疹患者吃什么好啊?
- 胃石症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 肾炎患者饮食禁忌是什么
- 高血压能吃火腿肠吗
- 痛风饮食 痛风患者的饮食指导
- 血脂稠患者吃什么菜好?
- 便秘患者适宜吃什么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