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间做过2次支架手术,LDL-C仍有3.3mmol/L,他该怎么办?( 二 )



诊断思路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危险分层进行控制 。 因为血脂的“正常值”因人而异 , 根据每个人的临床情况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 , 不同人群可制定不同的LDL-C目标值 。 若患者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疾病 , 则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更高 , 应制定更低的LDL-C目标值 。

制定目标值后 , 可根据患者目前的血脂水平制定治疗方案 , 如生活方式的干预(低脂、优质蛋白、多蔬菜的饮食 , 适量的运动) , 在此基础上 , 可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

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 , 可在2-4周进行随访 , 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 。 若指标未达标 , 可考虑联用其他降脂药物 , 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 , 以尽快达到目标值 。

专家有话说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 应积极进行有效控制 , 尤其是LDL-C ,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 , 更应该严格加以控制 。 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 , 受到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 我国平均血脂水平处于逐年攀升的阶段 , 血脂异常发病率较高 。 有研究显示 , 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发病率高达40% 。 因此应重视血脂的控制 。

【14年间做过2次支架手术,LDL-C仍有3.3mmol/L,他该怎么办?】
14年间做过2次支架手术,LDL-C仍有3.3mmol/L,他该怎么办?
本文插图


祖凌云 , 医学博士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 , 现为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FACC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秘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