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脚拖鞋右脚靴,不降尿酸的痛风患者问我痛风石破溃怎么办?( 三 )


左脚拖鞋右脚靴,不降尿酸的痛风患者问我痛风石破溃怎么办?
本文插图


CT下手部、肘部、膝部、脚部痛风石(绿色部分)
那么痛风石破溃后能自行愈合吗?刘医生很严肃地告诉大家 , 很难自行愈合 , 包括自己挤痛风石也是一样;而且痛风石越大 , 伤口越大 , 越难愈合 。 这主要是因为:痛风石处的皮肤结构和营养状态和正常皮肤不同 , 局部血液循环较差 , 细胞再生能力低下 , 一旦破溃后很难自行修复愈合;痛风石内的尿酸盐结晶不断沉积而且不断从破溃处流出 , 刺激局部创口 , 妨碍创口的愈合;破溃后的局部皮肤及软组织容易出现细菌感染 , 感染形成后 , 局部会变为慢性化脓性病灶和形成瘘管 , 造成局部久溃不愈 。
所以 , 在出现痛风石时 , 就一定要引起重视 , 进行规范治疗 。 通常在痛风石初发时 , 痛风石质地较为软 , 但随着纤维增生 , 质地就会变得越来越硬;在比较软和小的时候 , 经过药物治疗可以溶解痛风石 。 国内有学者研究 , 在长期让血尿酸水平达标在300μmol/L以下 , 治疗前后显示双足、双手尿酸盐结晶、数据均少于治疗前 。

左脚拖鞋右脚靴,不降尿酸的痛风患者问我痛风石破溃怎么办?
本文插图



痛风患者双手治疗前、后 双能CT片 , 左图为治疗前 , 右图为治疗6个月后

左脚拖鞋右脚靴,不降尿酸的痛风患者问我痛风石破溃怎么办?
本文插图



药物治疗痛风石达标组痛风石体积减小
通常而言 , 药物溶解痛风石需要长期坚持达标治疗 , 尤其在痛风石直径<1.5cm的情况下 , 可以通过长期降尿酸药物治疗溶解痛风石 。 尤其痛风石处尿酸盐结晶沉积 , 所以在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二次痛风”(溶晶痛) , 所以在降尿酸治疗开始时 , 就需要联合预防性药物抗炎镇痛治疗 , 可以采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低剂量预防 , 当血尿酸达标后 , 可以停止消炎镇痛药物 。 一般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

  •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药抑制尿酸生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作为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 一般初始剂量为小剂量 , 2~5周调整一次剂量直到足量 , 达到合适的血尿酸水平 , 但非布司他尽量避免应用于肝病患者 , 别嘌醇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用量 。
  • 肾小管重吸收尿酸抑制药促进尿酸排泄:丙磺舒和苯溴马隆作为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 , 对尿尿酸排出量较高或已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禁用 , 对于肌酐清除率<30ml/min效果甚微 。 一般应用期间需要多饮水并进行碱化尿液治疗 。
  • 碱化尿液的药物或其他药物:通常在促尿酸排泄药物应用期间 , 需要用碳酸氢钠或枸橼氢钾钠碱化尿液 , 让尿酸不易在尿液中积聚形成结晶;而当患者伴有其他合并症 , 比如高血压患者可应用氯沙坦、高血脂患者可以应用非诺贝特作为降尿酸的综合治疗 。

左脚拖鞋右脚靴,不降尿酸的痛风患者问我痛风石破溃怎么办?
本文插图



治疗痛风石性关节炎的相关药物治疗方法
虽然服药能够让痛风石减小 , 但是服用降尿酸药物需要坚持 , 而且持续时间至少为5年以上;另外能不能通过服药让痛风石变小 , 也是因人而异 。 如果连使用降尿酸药物持续让血尿酸保持在300μmol/L也做不到 , 那么想要溶解痛风石无异于痴人说梦 。 像赵先生这样相信赤脚医生开的“痛风粉” , 长期服用后却只见到痛风石在多部位长出 , 这更是得不偿失 。
那么 , 类似于赵先生这样的多关节痛风石、且痛风石破溃后 , 应该如何处理呢?一般来说 , 对于痛风石过大 , 影响关节功能或者压迫神经等组织 , 手指、足趾严重畸形或者坏死影响其功能 , 痛风石破溃形成窦道 , 痛风石影响外观等 , 建议还是进行手术治疗 , 避免对骨骼造成进一步侵蚀影响关节功能 。 而对于痛风石破溃的处理 , 包括自我处理和手术治疗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