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这么香,危害有多大?( 二 )
本文插图
|主流意见怎么说?
目前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的膳食指南、世界卫生组织 , 美国心脏协会以及其他的很多心血管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 , 大家基本都还是认为:应当限制饱和脂肪的 。
一般是把饱和脂肪的限量定在了:所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每天总热量的10% 。
其中比较新的结论来自美国心脏协会 , 他们在201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专门讨论脂肪对健康的影响 , 其中再次强调了应当减少乳制品、脂肪、猪油、牛油、棕榈油这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 , 立场已经非常鲜明了 。
本文插图
|为什么有争议?
可能有些朋友可是对于有关饱和脂肪酸的争议还是很感兴趣 , 下面我稍微讲讲 。
这块比较复杂 , 首先我以前也给大家科普过营养的研究比较难 , 工具比较有限 , 调查时靠回忆大家也记不清楚 , 尤其是混杂的因素太多了 。
有些研究可能是半个世纪前做的 , 当年的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的工艺和现在也不太一样 , 可能有一些杂质 。
再比如最后一个人他会不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 , 很大程度上也跟肥胖和2型糖尿病有关 , 这又取决于个体的糖耐量的情况 。 同时还受到个体的运动习惯的影响 , 而且碳水化合物的质量(血糖指数)、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及总脂肪的摄入量 , 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 , 这都不仅仅是饱和脂肪的摄入量的问题 。
所以总体来说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上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 。
这里还存在着发表偏倚:当年可能只有明显显示饱和脂肪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的研究 , 才更好发表 , 最近这些年又是反常识的显示不增加风险的研究才好发表……
所以确实很难盖棺定论 。
所以目前还是就像我说的 , 无论美国人膳食指南也好 , 中国膳食指南也罢 , 都是限制饱和脂肪 。
包括美国心脏协会 , 那项研究的结论也是建议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 用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 , 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
所以重点不是某一个参数 , 而是整体的饮食结构要更健康一些才有更大的意义 。
本文插图
|反对的声音
要说不同的声音也是有的 , 比如最近10年一些Meta分析和流行病学的报告认为:饱和脂肪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没有那么大 。
如果细究数据 , 往往也谈不上特别颠覆性的结论 , 而且总体来说还是有不少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显示饱和脂肪对心血管健康有害的 。
所以我个人还是赞同应当限制饱和脂肪的 。
我比较受不了的是现在网上有一些博主特别喜欢只引用前面提到过的个别的综述 , 表示他们才代表真理 , 并且反过来说美国心脏这类协会都是收了食品公司钱的 , 因为食品企业喜欢用糖……
最近十来年在营养学界 , 利益相关声明已经做得越来越到位了 , 比如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提醒应当限制猪油的报告的结尾明确表示相关的专家都没有利益相关 。
反倒是鼓吹饱和脂肪无害的人经常引用的那篇今年发表于JACC的综述 , 结论是说全脂牛奶、未加工肉类、黑巧克力等食物对心血管健康没有什么危害 , 但你要真看下面的利益相关声明 , 足足有一页 , 很多都是乳制品行业的 。
本文插图
还有一些人会反复提及2017年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 , 其中提醒高碳水化合物死亡率比较高 。 那项研究我当时已经详细分析过了【附上那篇公众号链接】
但要注意 , 那项研究结论是脂肪供能35.3%的人和10.6%的人相比 , 死亡风险低23% 。 可是我国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 , 国人平均脂肪供能是33% , 咱们吃的脂肪已经不少了 。
至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 论文作者明确表示不能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提供支持 , 他们表示碳水化合物供能50%-55%可能比极高或者极低的比例更合适 。
而这正是现在大多数城市人群的饮食结构 。
你看 , 如果你不细究的话很容易被一些鼓吹带偏 , 所以实在感兴趣不如自己去看论文 , 要不然还是跟着主流的机构的意见走更靠谱一些 。
参考文献
[1]:谢新华, 郭东旭, 宋一诺,等. 脂肪酸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及热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
- 吃什么美容养颜 5款“女人如花”食疗法
- 月经不调食疗方 吃对了做“正常女人”
- 盘点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四忌五宜”
- 十月的“专属药”竟如此便宜
- “枸杞”搭一物抗衰老 胜过唐僧肉
- 患有痔疮能吃香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