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皓然主任:生命的质量只能用灵魂来丈量



刘皓然主任:生命的质量只能用灵魂来丈量
人们都说 , 越老的医生 , 越是宝贝 , 刘皓然从医近50年 , 一生的精力都致力于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 医学是严肃的 , 医生却是温暖的 , 每当有人问她这做精神科医生值不值时 , 她总是认真地说:“生命的质量在于灵魂和感情 , 人家把灵魂托付给我 , 我深感其份量 , 但也激情满满 , 每每帮助一位病人 , 就能让一个家圆满 , 荣幸之至 。 ”
有人说世界上的匠人有两种同 , 一种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的人 , 一种是真正解放双手的人 。 不过 , 在很多刘皓然救治过的病人口里 , 刘皓然也是一位匠人 , 一位解救灵魂的匠人 。
少路人走的路 , 要做拯救灵魂的引路人
据刘皓然回忆 , 刚从学校毕业那儿 , 国内还很少有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室 , 很多精神疾病的病人都是在普通综合医院拿药 , 家属的要求也很低 , 能让病人平静下来的治疗 , 就是好治疗;不闹基本上也门诊治疗目的 。 那时候刘皓然在不同的科室里实习规培 , 她说:“看一病房里躯在床上呻吟的病人 , 感觉很可怜 , 但看到浑浑噩噩的精神疾病患者 , 更是可怜 。 他们被疏远 , 孤立 , 直至人格丧失 , 自尊破灭 。 ”从那以后 , 刘皓然就确定了精神科方向的宏愿 , 尽管这是一条少数人才走的医路 。即使在如今的工作 , 她也常说 , 人格重于生命 。
异常刺激多是精神疾病发病导火索
在医院里 , 国外翻译的精神科文献、书籍还以自己的手抄本是刘皓然最珍视里三件套 。 她说 , 书是国外在精神科领域多年经验总结的晶华 , 虽然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实践 , 但能给她在精神疾病很多方向性的研究上提供很多启示 。
国外在精神疾病的诊疗上推广的心理治疗受到了刘皓然的重视 , 她说:“那个时候 , 我们国家整个的思想比较保守 , 没有体验过心理治疗的病人 , 是无法理解心理治疗是怎么回事?更不会为心理治疗多花一分钱 。 ”刘皓然却因长期研习国外文献 , 早早见识过了心理治疗的威力 。 为人帮助病人能够真正地重建心理防线 , 重新走到纷杂的社会中去 , 刘皓然多次改革自己的看诊流程 , 不断加入心理学元素和手段 , 从病人至家属 , 从医院到家庭 , 为病人创造更有利的康复环境 。 以致于后来很多病人表示 , 刘皓然指的方法比药还管用 。
持续学习 一路紧路医学发展步子
近年来 , 随着基因工程、医学化学、制药学、医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高速发展 , 现代精准医学的概念从欧美发达国家逐步进入我国 , 中医药学也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大放异彩 , 刘皓然尽管已经74岁高龄 , 但学习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 在医院学术会议上 , 她常常与留学归来的博士、教授们谈笑自如 , 经常提出一些新颖的前沿观点 , 引起全院医师的讨论和研究 。
医界同事说她 , 一生为精神疾病的研究做出了不凡的成就 , 在少数人走的路上 , 披荆斩棘 , 为后来人树起一座座前行的灯塔 。 刘皓然从未贪图金钱 , 从未贪图名利 , 她行走在病人与医学研究两点之间 , 真正将个人荣誉看得很轻很轻 , 把医疗事业当成一生的追求 。


刘皓然主任:生命的质量只能用灵魂来丈量
本文插图


【刘皓然主任:生命的质量只能用灵魂来丈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