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快和心跳慢,到底哪个好?科学给出答案
很多人经常有意无意地数数自己的脉搏 , 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脉搏比较快 , 比如80次/分钟或90次分钟 。 部分心率快的人会感觉心慌 , 而多数人可能没有什么感觉 , 就认为没什么大事 。 这样真的没有事吗?
本文插图
医学上 , 正常的心跳次数定义为每分钟60~100次 , 但近年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结果提示 , 心率增快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因此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脉搏快慢影响寿命!
现代观念认为 , 如果一个人的平均脉搏经常或长期达到或超过80次/分钟 , 即便还在低于100次/分钟的正常范围内 , 也已经算增快了 。
当然 , 一次心电图、一次数脉搏 , 或激动、运动后脉搏暂时快于80次分钟的情况都不算慢性脉搏增快 。 最客观的要数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平均心率 , 这是24小时包括白天与夜间、安静与活动时心率的均值 , 因此这个值很有意义 。
本文插图
慢性脉搏增快 , 常不易被注意 , 人们认为这仍在正常范围内 , 但其造成的危害可长期、隐匿性存在 。
其实早在1945年 , 著名学者莱维就发表文章指出 , 心跳100次分钟以上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心跳较慢者 。
本文插图
40年后 , 美国著名的流行病学家弗拉明翰发表了更具说服力的资料 , 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 , 前瞻性随访26年的结果表明 , 随心跳次数加快 , 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 在男性人群中尤为明显 。
有研究显示 , 老年人心率每增快5次/分钟 , 心肌梗死与猝死的风险增加14% 。
慢性脉搏增快是人体交感神经长期被激活的标志和表现 , 也会促进血压、血糖增高 , 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
当然脉搏过慢也不利健康 。 脉搏与死亡率呈现一个U形曲线 , 即脉搏长期低于50次分钟或长期超过80次/分钟都会使死亡率增高 。
本文插图
那么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将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呢?
除了真正的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心动过速 , 很多人是因为轻度贫血、饮食失调、过量饮用咖啡或茶、生活压力过大、缺乏运动所致 。 心脏承受了过大的压力 , 就像身体操劳过度一样 , 心率就会在90次/分钟以上 。
【心跳快和心跳慢,到底哪个好?科学给出答案】而常常打坐和冥想的人 , 心率会变得很慢 , 这些人都很长寿 。 长期练习书法和绘画也会使人心率下降 , 这也是书法家、美术大师多长寿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手术后吃什么伤口愈合快 术后调养饮食方
- 生命危险 不能和食物同服的药物
- 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 预防感冒的食疗良方
- 血糖高吃什么好得快呢
- 肾性高血压吃什么好的快
- 孩子肺热难受 赶紧让孩子吃点它 好的绝对快
- 干眼症吃什么维生素呢?
- 皮肤过敏能吃茶叶蛋吗
- 伤寒饮食原则 这样吃伤寒好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