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快递业务量创出800亿件的背后: 下沉市场成巨大“推手” 信息化融合是大势所趋( 三 )


事实上 , 今年下沉市场的爆发已经让快递企业不得不加速布局 。
以今年发展迅猛的极兔速递为例 , 其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拼多多 。 拼多多以农产品为基础 , 贡献了快递行业50%增量 , 带动下沉市场快速增长 。 快递服务网络与下沉市场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
因此 , 雷中南认为 , 亚马逊模式或成为部分企业的出路 , 比如京东和京东物流、淘宝和菜鸟、还有拼多多和极兔 , 这种电商平台绑定快递公司的模式可以适当减轻竞争 , 让快递公司喘口气 。
在他看来 , 不排除未来资本市场上会有一些运作 , 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抱团取得合作 , 采取共生的模式 。
实际上 , 由于今年快递行业价格战不断升级 , 有些基层网点生存非常艰难 , 都在探索末端共配以实现降本增效 。
雷中南判断 , 在下沉市场 , 共收共配是大势所趋 。 末端共配实现了区域性多品牌快递的共同派送 , 具备末端降本增效的功能 , 他们的存在也可以为乡镇中小企业、农副产品上行提供解决方案 , 有助于提升乡镇及农村的覆盖率 。
但他同时认为 , 目前共配合作模式还不成熟 , 还在前期摸索阶段 , 更适合在末端网点建设不足的特定区域发展 。
不可否认的是 , 下沉市场的末端网点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 而由于成本过高 , 靠一两家企业几乎无法完成 。
“连接各家快递公司发力下沉市场的共收共配 , 这是一个机会 。 ”雷中南表示 , 国家邮政局最近已经启动了末端共收共配的建设 , 快递100产业中台可以在后面做系统支撑 , 快递公司借助国家邮政的末端 , 就可以真正把共收共配在乡村层面做起来 。
解筱文也提到 , 头部快递企业应该放下身段 , 加强多平台合作 , 及时跟进电商下沉市场 , 设计适合下沉市场的物流产品 , 以保持既有的快递体量和增量 , 确保稳固市场份额 。 发展中的快递企业 , 应该抓住难得的机遇 , 发挥地域优势 , 瞄准细分市场 , 提早布局和占领市场 。
信息化融合是大势所趋
快递企业除了向下沉市场发力 , 还在不断延伸区域 。 近日 , “中国澳门成为包邮区”这样一则新闻冲上了热搜 。
最新数据显示 , 截至12月20日 , 可供中国澳门淘宝用户取货的官方自提点和自提柜数量相较去年增加了超14倍 , 居民平均步行每5分钟就有一个自提网点 , 网购体验得到大幅提升 , 中国澳门居民们正在逐步享受“江浙沪包邮区”的待遇 。
随着快递物流行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 如今的包邮区所能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
值得一提的是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 ,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 。
这些重要部署 , 显示出包括物流在内的快递行业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 , 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持续加速 。
国家邮政局还表示 , 接下来邮政快递业将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 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 , 助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 加快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尽管快递行业今年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 但在新格局下 , 包括快递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在雷中南看来 , 快递物流产业作为新基建基础设施 , 需要去逐步壮大和成熟 。 它不单纯只是快递员和快递公司 , 还有包括驿站、快递柜、同城速配以及企业物流服务等很多衍生业 。
实际上 , 不管是企业自身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 , 信息化融合都并非易事 。
“从行业层面看 , 国家层面的公共数据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 , 快递行业数据整合利用不够 , 价值使用不够充分 。 ”解筱文表示 , 从企业层面看 , 一些快递企业从商业发展和经营管理角度考虑 , 对一些公共数据 , 互设壁垒 , 共享共建不够 , 影响整体的生产运作效率提升 。 从消费层面看 , 对用户的信息 , 特别是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管控不够 , 影响消费群体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
对此 , 雷中南也感同身受 , 快递公司门户意识很强 , 强调自己的信息化能力 , 不愿意合作等问题 , 导致快递行业信息化融合很困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