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白菜越放越绿,VC越多?北方人“屯白菜”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科学
本文作者:李明媚 |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李明媚
北方的冬天曾经有一种安全感 , 不是裹上厚厚的棉被 , 不是烧的热乎乎的暖气 , 而是屯几百斤的大白菜 。
八十年代的北京 , 大白菜上市之际还会成立“秋菜指挥部” , 统筹领导冬贮白菜集上市工作 , “屯白菜过冬”俨然是一场硬仗 。
冬去春来 , 白菜陪伴一代代人过了冬 , 现在很多人仍会秉承白菜“放得住”的特点 , 想要一次性多买点 , 这让很多南方人惊掉了下巴 。
但 , 白菜在“被屯”的过程中 , 真的没点小算盘 , 想要流失点营养?怕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也说不清 。
今天 , 我们来揭秘下“屯白菜”背后的秘密 。
本文插图
【白菜|白菜越放越绿,VC越多?北方人“屯白菜”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科学】
一、白菜“被屯“时 , 发生了哪些变化?
1. 悄咪咪变绿
一般的菜越放越没精神 , 可白菜在一段时间内反而会变“好看” ,不过随后颜色又会趋向于初始的颜色 。
实验数据表明 , 室温不避光的白菜在贮藏12天时竟然变得比之前更绿 。
这是因为在舒服的温度(室温)下 , 又有氧气和阳光的“滋润“ , 白菜有点闲 , 就给自己找点事儿干 , 就开始合成叶绿素 , 到了12天左右 , 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 , 就造就了白菜“返绿”的神奇现象[1] 。
2. 偷偷的合成维生素C
总体而言 , 被屯的白菜维生素C越来越少 , 但中间有小幅度的上升 。
比如常温条件下 , 第12天时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新鲜白菜;低温下 , 第18天时 , 维生素C含量和新鲜白菜差不多[1] 。
这一波三折变化的背后 , 因为白菜是个积极向上的好蔬菜 , 它在采摘后 , 即使被“屯起来”的 , 仍然会继续生长 , 虽然没有新鲜白菜多 , 但还会合成一些[2] 。
3. 不开心了就缩水
虽然白菜本身性格傻傻憨憨 , 但被采摘后 , 就被放在一边置之不理 , 心里难免也会有些不痛快 。 所以 , 在储存的过程中 , 它会悄然“缩水”以示反抗 。
常温保存的白菜保存到24天时失重近1/3 , 也就是轻了“三分之一” 。
低温(4℃)保存倒还好 , 白菜12天时失重率不到10% , 而且以后失重也趋于平稳 [1] 。
4. 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 冬储的大白菜会不会成为亚硝酸盐摄入的巨大隐患?
室温及低温储存的白菜亚硝酸盐分别在第三天和第六天达到峰值 , 随后缓缓下降 , 所以买回来的大白菜 , 先放几天 , 避开这个“高峰”再吃安全 。
虽然被屯的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高于新鲜白菜 [3] , 也并没有超过每日允许摄入的最高值[4] , 所以是可以放心吃的 。
本文插图
二、白菜怎么存更好?
分析上面几个指标 , 不难看出 , 要想白菜被屯的时候少“变心“ , 少流失点营养 , 低温保存是关键 。
换言之 , 别让白菜太暖和 , 特别是住楼房的情况下 , 要尽量放到阴面的且没有暖气的阳台 。
另外 , 还有一个小妙招 , 就是打开厨房的抽屉 , 找到保鲜膜 。 低温搭载保鲜膜的豪华储存配置 , 可以有效阻碍你的白菜被细菌侵袭 , 同时防止白菜失水 , 保持维生素C含量的稳定 , 亚硝酸盐的含量整体也更低[1] 。
冬储白菜大赏
最后本着让南方人开开眼界的态度 , 送上一本《冬储白菜大赏》 , 请收好下巴 。
1. 老北京式堆白菜
白菜收获、晾晒、分级后 , 把白菜一层层地堆起是北京等地方最常见的冬储白菜场景 。
当然 , 堆白菜也有堆白菜的科学 。 两排白菜间留有空隙保证白菜通风 , 向上堆码时要逐层向中间收缩 , 最后用一棵菜把这两行合在一起形成尖顶状 , 菜垛外层覆盖可开合的草席 , 这一开一合就实现了内部温湿度的调整 。
本文插图
2. 东北式埋白菜
东北人豪气 , 地方有的是 。 屯白菜会在露天地上挖道沟 , 白菜放在沟里 , 大连地区小雪前后下沟 , 而在沈阳是立冬前后下沟 。
埋藏时先在沟底薄撒一层树叶 , 再将白菜叶朝上、根向下 , 棵棵整整齐齐 , 在菜顶上先撒层树叶再埋土 , 这一冬大地将给予白菜足够的温度和保护 。
推荐阅读
- 便秘能吃大白菜吗
- 高血压能吃大白菜吗
- 皮肤过敏能吃辣白菜吗
- 多种不良习惯让你越放假越疲劳
- 甲醛白菜 千万别买这种白菜里面竟有甲醛
- 经期能吃大白菜吗
- 经期能吃圆白菜吗
- 经期能吃白菜吗
- 三种不良习惯让你越放假越疲劳
- 土豆白菜炖粉条的做法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