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为什么人在冻死前会有“反常脱衣”现象?冻死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说到“冻死” , 你脑海中的第一副画面是什么?前几天 , 一条视频在网上流传 , 视频中一名男子在户外死亡 , 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 , 身上衣服脱得只剩短袖短裤 。 据悉 , 该男子在前一晚喝醉 , 昏睡在了室外 。

寒冷|为什么人在冻死前会有“反常脱衣”现象?冻死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本文插图



许多人以为 , 受冻的人会紧紧裹住衣服 , 身体蜷缩在一起 , 好让自己暖和起来 。 但实际上 , 在法医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反常脱衣现象” , 说的就是人在被冻死前 , 会将自己的衣服脱掉 , 面带笑容 。
为什么会这样?这要从人体的御寒机制说起 。
一、身体对严寒的反应
我们的身体有着调节体温的作用 , 就像夏天会排汗 , 当身体感到寒冷时 , 身体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
在神经系统接收到寒冷的信号后 , 各个部位的肌肉就会开始颤抖来产生热量 , 我们常说的“冻得打哆嗦”其实就是身体自我取暖的一种方式 。 这时 , 皮肤上的毛孔也会“站”起来 , 形成“鸡皮疙瘩” , 减少表皮的热量散发 , 共同抵御严寒的入侵 。

寒冷|为什么人在冻死前会有“反常脱衣”现象?冻死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本文插图



此外 , 长期在寒冷环境下 , 人体还会排出更多的尿液 。 这是因为皮肤暴露在寒冷中 , 皮肤表面的血液流动会随之减少 , 体内需要的液体总容积也就减少了 , 所以会排出多余的液体 。 [1]
【寒冷|为什么人在冻死前会有“反常脱衣”现象?冻死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二、体温过低 , 人体会发生什么?
有一种病症叫低体温症 , 这是由人体温度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过低引起的 。 当周围的环境很冷 , 人的体温降到35℃以下时 , 就会引发低体温症 。
低体温症的第一个阶段 , 体温在32~35℃ , 人的意识仍在清醒状态 , 肌肉开始颤抖 , 浑身起鸡皮疙瘩 。
第二阶段 , 体温下降到28~32℃之间 , 人开始困倦、嗜睡、失忆、语无伦次 , 甚至是出现幻觉 , 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血流已经无法支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 大脑出现缺氧所致 。

寒冷|为什么人在冻死前会有“反常脱衣”现象?冻死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本文插图



如果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 , 导致人体温度低于25℃ , 如果没有及时脱离寒冷环境 , 人体的机能就会进一步丧失 , 大脑的缺氧进入不可逆的状态 , 失去意识 , 心跳呼吸逐渐变缓 , 最终心脏停止跳动 , 导致死亡 。
三、古怪的脱衣现象 , 原因何在?
德国的法医学者曾经做过一项研究 , 分析了69个低体温症案例发现 , 其中四分之一的患者在死前都主动脱去了身上的衣物 , 这种怪异的行为被称为“反常脱衣现象” 。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与人体末梢的血管有关 。
人在感到寒冷时 , 最首要保证的就是大脑、内脏等主要器官的运作 , 因此人体末梢的血管会自动收缩 , 保证足够的血液流向主要器官 。 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下 , 收缩血管的肌肉会陷入疲乏而无法继续工作 , 需要舒缓“休息”一下 。 这时体表的末梢血管会全部张开 , 血液迅速流向肢体末端 , 长期处于低温状态的四肢瞬间充满温热的血液 , 造成一种“很热”的错觉 。

寒冷|为什么人在冻死前会有“反常脱衣”现象?冻死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本文插图



当这种信号被传回大脑 , 大脑会向身体发出错误的指令 , 让人以为真的很热 , 要把衣服都脱掉 。 这时濒临冻死的人就会挣扎起来 , 把自己的衣服都脱掉 , 以为脱了衣服会舒服一些 , 露出了舒展的神情 , 因此很多冻死的人都面带“微笑” 。
然而 , 衣服一脱 , 人体温度更加急剧下降 , 不用多久就会死亡 。
延伸:饮酒是冻死发生的最危险因素
大量饮酒的人 , 皮肤血管会比平时扩张的更多 , 血液充盈后 , 使得醉酒的人产生温暖感 。 [2]但是这种温暖感是短暂的感觉 , 正因为皮肤表面充血 , 加速了醉酒者体温的降低 。 另外 , 人喝了酒以后 , 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会暂时失去部分功能 , 对冷热的感知更加迟钝 。
这也是北方的冬天 , 每年都能看到醉汉在户外被冻死的原因之一 。 因此 , 在寒冷的冬天喝酒暖身固然可以 , 但不要到冰天雪地的户外去 , 酒后回家时一定要有人陪陪同 , 避免发生意外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广为流传 , 但大家对人冻死之前都发生了什么却不甚了解 。 人是恒温动物 , 虽然人体对调节体温有一定的作用 , 但在寒冷的冬天还是要注意保暖 , 否则很容易冻伤 , 甚至引发低体温症 , 对神经和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