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养藏之道
怎么会产生寒呢?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
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
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因此,《素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辞,这是很明确的。
文章插图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里我们只看相关的冬三月。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在冬三月适应这个藏气。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
【冬季的养藏之道】
文章插图
上面这段经文主要讲养藏。冬三月怎么养藏,怎么适应这个闭藏的状态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扰乎阳”。冬三月属阴,《素问》又明确指出“秋冬养阴”,而这里却点出“无扰乎阳”,可见春夏秋冬的这个生长收藏确实是围绕着阳的这样一个主导。
无扰乎阳,就是指的冬三月这个过程已经在闭藏了,什么在闭藏呢?阳气在闭藏。既然已经闭藏了,就不要再打扰它,这就叫“无扰乎阳”。就像我们住宾馆,睡觉的时候要启动一个“请勿打扰”的按钮。睡着了,再被打扰醒,会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大家都会有体验。
文章插图
那么,怎么实现这个“无扰乎阳”呢?上述的经文谈了四个方面:
其一,慎起居
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对睡懒觉的人,而且一贯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冬三月却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阳出来再起床也没有关系,这是《内经》的教证。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学院的作息表,不应该搞什么夏时制,而应该搞四时制,就根据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这样才与中医相应,这样才叫四气调神。
我相信冬天搞“早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会很欢迎,冬天有几个不想晚起?说不定就从这里你喜欢上了《内经》,喜欢上了中医。
冬天为什么要早卧晚起呢?这个就是为了适应养藏。睡觉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那么,现在冬三月要强调养藏,这个睡眠的时间就当然要适当的延长。
文章插图
要讲相应,时间就很重要。天地在这个时候收藏,你也要在这个时候收藏;天地在这个时候释放,你也要在这个时候释放。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睡觉就是收藏,工作劳动就是释放。
推荐阅读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护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汤帮你排毒补胃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